醫療常識★魚油、紅麴、牛樟芝有吃有保庇? 服用3類藥物的人恐吃出大事情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慢性疾病服藥中,有些保健食品可不是有吃有保庇,而是多吃出事情!門診就有一名74歲患有心律不整的男子,近來聽親友推薦,吃魚油可以降血壓、抗血栓、保心顧眼等,十分心動,還好擔心會有副作用的他,沒有直接買來吃,而是先找了醫院藥師諮詢,一問不得了,原來自己正在吃抗凝血類藥物,若再吃魚油一類保健食品,恐產生加成效果,增加出血風險。

台北慈濟醫院藥師王平宇表示,不少民眾常抱著「有吃有保庇」、「有病治病,無病安心」的心情,服用各種健康或保健食品,但不少人其實分不清健康食品跟保健食品的差異,甚至在服用藥物的同時,補充多種保健類食品,憑添風險。

王平宇說,要拿到「健康食品」認證須有嚴格的審查標準,得有科學證據顯示其具生理調節及保健功效,並在產品包裝上標有健康食品的「小綠人」標章及認證字號;而坊間常見的「保健食品」,像膠原蛋白、酵素等,僅僅是一般食品,沒有實證證明其保健功效。

日常所需營養素,其實民眾透過均衡飲食即可攝取到,營養師強調,無需特別額外補充,如果食用不當、服用過量,反而會危害身體健康。

王平宇提醒,服用保健類食品之前,一定要確定食用原因、建議攝取量,若因慢性疾病正在服藥者,更要清楚該食品是否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以免食補不成反傷身。

王平宇列舉,常見容易產生交互作用者,包括了抗凝血劑、降血脂藥物、免疫疾病藥物等:

1.抗血小板、抗血凝劑:勿自行使用魚油、銀杏、維他命E等具活血功用產品,以免導致皮下出血、胃出血、血尿、出血性腦中風等出血風險上升,建議先與醫師討論。

2.降血脂藥物:需避免與同樣具降血脂作用的紅麴併行服用,因二者並用時,如同提高藥的劑量,藥品的作用與副作用都會加強,可能導致疲倦、黃疸、肝指數上升、發燒、全身無力、肌肉痠痛、深色尿液等副作用發生機率上升。

3.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之藥物:需避免與人參、牛樟芝、靈芝等具刺激、活化免疫系統功用者併用,以免藥物治療效果下降,導致疾病加劇。

除此之外,王平宇表示,高血壓與腎臟類疾病患者,也要避免大量食用雞精、蜆精、食補液等高鈉補給品,以免加重病情;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民眾認為只要將時間錯開就能避免交互作用,但多數藥物的作用時效為24小時,並無法靠錯開時間來減緩交互作用。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國產新冠疫苗「3支候選疫苗全開打了」 11月有望進入二期

「口嚼菸」不吸入肺部較安全? 黏膜吸收尼古丁比一般吸菸者還高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陳時中因為防疫表現傑出,在抗疫一年多以來,迅速累積政治人氣,屢屢遭點名可能是未來市長大選的大黑馬,如今國內又有調查指其民調高居政治人物第二位,今(21)日下午主持例行疫情記者會時,陳時中在媒體追問有無參選意願時?第一時間脫口而出「那是以後的事情」,但似乎察覺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籍航空驚爆有2名貨機機師雙雙染疫,且感染源不明,公布當下無法排除本土感染的可能性,引發極大關注,不過,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1)日回應媒體時透露,相關接觸者的採檢結果已陸續出爐,「有驗的大概都陰性」、「看起來本土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是在昨公布新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AZ疫苗今(21)日正式開放民眾「自費接種」,首周預約近4千人的搶打人潮是真的!北部多家醫家中心上午門診一開診,預約要接種AZ疫苗的民眾幾乎都到了,包括台大醫院、馬偕醫院一大早就都有近百人報到,多數都是為了出國工作或留學的民眾。衛福部長陳時中也開口,當然有可能再加碼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真的嗎?泡茶加蜂蜜,甜甜的喝竟然會要命?網路近來流傳一則嚇人的訊息,內容指「純蜂蜜不可以和茶葉一起喝,否則會造成心血管栓塞」,讓食藥署看了都搖頭!特別出面闢謠,強調傳言沒有根據,要民眾不要再相信、再轉傳。 食藥署是在食藥闢謠專區特別撰文針對網傳「純蜂蜜不可以和茶葉一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