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魚油、紅麴、牛樟芝有吃有保庇? 服用3類藥物的人恐吃出大事情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慢性疾病服藥中,有些保健食品可不是有吃有保庇,而是多吃出事情!門診就有一名74歲患有心律不整的男子,近來聽親友推薦,吃魚油可以降血壓、抗血栓、保心顧眼等,十分心動,還好擔心會有副作用的他,沒有直接買來吃,而是先找了醫院藥師諮詢,一問不得了,原來自己正在吃抗凝血類藥物,若再吃魚油一類保健食品,恐產生加成效果,增加出血風險。

台北慈濟醫院藥師王平宇表示,不少民眾常抱著「有吃有保庇」、「有病治病,無病安心」的心情,服用各種健康或保健食品,但不少人其實分不清健康食品跟保健食品的差異,甚至在服用藥物的同時,補充多種保健類食品,憑添風險。

王平宇說,要拿到「健康食品」認證須有嚴格的審查標準,得有科學證據顯示其具生理調節及保健功效,並在產品包裝上標有健康食品的「小綠人」標章及認證字號;而坊間常見的「保健食品」,像膠原蛋白、酵素等,僅僅是一般食品,沒有實證證明其保健功效。

日常所需營養素,其實民眾透過均衡飲食即可攝取到,營養師強調,無需特別額外補充,如果食用不當、服用過量,反而會危害身體健康。

王平宇提醒,服用保健類食品之前,一定要確定食用原因、建議攝取量,若因慢性疾病正在服藥者,更要清楚該食品是否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以免食補不成反傷身。

王平宇列舉,常見容易產生交互作用者,包括了抗凝血劑、降血脂藥物、免疫疾病藥物等:

1.抗血小板、抗血凝劑:勿自行使用魚油、銀杏、維他命E等具活血功用產品,以免導致皮下出血、胃出血、血尿、出血性腦中風等出血風險上升,建議先與醫師討論。

2.降血脂藥物:需避免與同樣具降血脂作用的紅麴併行服用,因二者並用時,如同提高藥的劑量,藥品的作用與副作用都會加強,可能導致疲倦、黃疸、肝指數上升、發燒、全身無力、肌肉痠痛、深色尿液等副作用發生機率上升。

3.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之藥物:需避免與人參、牛樟芝、靈芝等具刺激、活化免疫系統功用者併用,以免藥物治療效果下降,導致疾病加劇。

除此之外,王平宇表示,高血壓與腎臟類疾病患者,也要避免大量食用雞精、蜆精、食補液等高鈉補給品,以免加重病情;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民眾認為只要將時間錯開就能避免交互作用,但多數藥物的作用時效為24小時,並無法靠錯開時間來減緩交互作用。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國產新冠疫苗「3支候選疫苗全開打了」 11月有望進入二期

「口嚼菸」不吸入肺部較安全? 黏膜吸收尼古丁比一般吸菸者還高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讓不少人開始更加注重「護肺」,事實上,比疫情早一步,肺炎早就是台灣國人十大死因的第3名,吃什麼樣的食物可以保護肺功能呢?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就提供營養師口袋中的10個名單。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陳扆洵表示,...

閱讀詳情 »

仰臥起坐練腹肌,可是會暈眩好難過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甚麼時候去適合?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萬人...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工作與生活壓力大,常面臨睡眠障礙,不是無法入睡,就是夜間頻頻起床,到底怎麼樣才知道自己睡得好不好?算不算是健康的睡眠呢?醫師強調,一場好覺,良好的睡眠品質應同時達到4大標準,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睡好。 台灣人睡不好的狀況有多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