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療需求增加。


黃斑部病變並非老人專利 近來30多歲患者激增


謝明宏醫師指出,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患者會感覺到影像扭曲或斷裂,通常會有一眼先發生,一旦放任不管超過1個月以上,就可能嚴重影響視力及生活品質,且即使治療也無法保證恢復視力,除了遺傳和老化會導致黃斑部病變,患有三高的族群、膽固醇偏高、抽菸、高度近視、長期用眼過度、長時間暴露於光線之下等,都是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群。而黃斑部病變大致可分為新生血管型疾病與非新生血管相關疾病(如黃斑部皺摺或裂孔)。


一般來說,50歲以上較容易罹患黃斑部病變,然而,謝明宏醫師表示,近期已經收治過好幾名30多歲的脈絡膜新生血管型黃斑部病變患者,這些新生血管極為脆弱,容易出血使視力受到影響,嚴重甚至可能失明,但是患者在病變初期不見得會有明顯感受。


部分患者是在視力檢查過程中被發現,若尚未影響視力,可先以補充葉黃素、維持正常作息及良好的用眼習慣來避免惡化,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在家進行自我檢測,並在3到6個月定期回診檢查;若病變已經影響到視覺,像是看不清楚文字、線條和圖形有任何扭曲或模糊、顏色出現異常等,則需要透過眼球內注射藥物治療。


玻璃體藥物注射改善黃斑部病變 有助視力恢復


謝明宏醫師進一步說明,所謂的眼球內注射藥物治療就是指將藥物注射至眼球的玻璃體,能夠幫助抑制眼球內的血管增生、黃斑部水腫等,藥物成分主要有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長效型類固醇及抗生素,而最常被用在阻抗血管增生的生長因子又有3種藥物,最早用於眼科的藥物容易使血壓升高,後來又發展出2種藥物則較沒有明顯副作用,但臨床上仍需與醫師討論治療的方式。


當藥物注射前,患者難免會有不安與恐懼,實際上在注射時並不會有任何疼痛感,注射後1個月左右,藥物會自然代謝掉,通常需要連續注射3到6次,視情況增加注射次數,直到不再增生血管,受損的視力也有機會逐漸恢復。


定期檢查眼睛及早揪出病灶 平日補充葉黃素延緩惡化


最後,謝明宏醫師提醒,如有初步退化狀況,無論有無症狀都應半年至1年檢查1次視網膜,且應盡量避開或控制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留意眼睛的防曬,以及補充葉黃素來延緩疾病惡化,一旦有變化就必須立即就診治療,否則拖愈久視力能恢復的程度愈低。


更多NOW健康報導
▸手把手圖解「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 1次就上手
▸全球首例H3N8!河南4歲男童確診 疾管署提升旅遊警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缺牙會降低進食功能、說話發音,更會影響信心與門面,長期下來,對身心健康影響很大!隨著醫療科技發展,透過植牙手術能夠再度擁有一口好牙;牙科醫師並指出,藉由電腦3D軟體設計及列印技術製作的導引式植牙手術板,可以輔助植牙的精準判讀,不但大幅降低手術時間、傷口大小,就連復原時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氣候不穩定,在這季節轉換時,很容易誘發過敏疾病,尤其是皮膚過敏,會在臉上或身上出現一塊一塊如花朵般的紅腫、搔癢、掉皮屑、疼痛、發熱等症狀,讓人非常困擾。專家指出,過敏是因為體內免疫系統失衡導致,過敏性疾病包括花粉症、鼻炎、濕疹、異位性皮膚炎以及氣喘等,不論是發生在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最新茲卡病毒疫情,印度經回溯性檢驗出現茲卡病毒,印度政府通報確診3名感染病例,尤其印度是病媒蚊廣泛分布地,病毒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區風險高,疾病管制署也提升印度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孕婦或計畫懷孕婦女應暫緩前往,民眾如必要前往,也應握好防蚊措施。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是癮君子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有700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包括癌症、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在台灣,每年有2萬7000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0分鐘就有1人死亡。世界無菸日 遏止菸品威脅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將今年世界無菸日主題宣導訂為「菸害對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