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黃金也許能幫我們探索出新的癌細胞檢測之路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黃金也許能幫我們探索出新的癌細胞檢測之路

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癌細胞DNA與健康細胞DNA之間的奇怪差異,而這一發現可能會幫助醫學界探索到新的癌症檢測方法。

那兩種細胞的差異點是什麼呢?經過究發現,癌症DNA對黃金具有相當強的親和力。 而且無論癌症的類型如何,這一發現都適用,研究人員推測這是癌症DNA的共同特徵。

利用這一發現,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新的癌症測試法——使用金納米粒子來進行檢測,如果存在癌症細胞,則該細胞將會被金納米改變顏色進而被標記。此項研究在12月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研究還稱,這種測試方法快速有效,可以在短短10分鐘內檢測出癌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生物工程與納米技術研究所的教授兼高級組長Matt Trau在 一份聲明中這樣總結道:「有了這一方法,你可以通過眼睛識別出癌細胞,就是那麼簡單。」  不過一些外部專家在接受Live Science採訪時表示,在該測試方法真正投產前,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這項新研究的重點是對DNA進行化學修飾,這些修飾不會改變DNA序列,而是影響細胞「讀取」基因的方式。這种表觀遺傳變化的一個例子是DNA甲基化,添加甲基或者採用「化學帽」可以阻止某些基因表達。

先前的研究表明,癌細胞中DNA甲基化的模式與健康細胞中的模式不同。具體來說,癌症DNA在特定位置具有甲基簇,在其他地方卻沒有,而正常DNA中的甲基是在整個基因組中均勻分布的。研究人員將這種甲基化模式稱為「甲基化景觀」。 儘管這種「甲基化」可以作為癌症的生物標誌物,但研究人員並沒有很好的方法來檢測它。

因此,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不是關注甲基化本身,而是研究甲基化對癌症DNA整體結構和化學特性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癌症DNA的甲基化導致了DNA片段摺疊成對金有親和力的3D「納米結構」。相比之下,正常的DNA摺疊方式略有不同。研究人員表示,「納米結構」會讓DNA對黃金產生強烈的親和力。因此,研究人員可以利用金納米來挑選出癌症DNA。

研究人員對來自癌症患者和健康人的約200個樣本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該檢測方法在檢測癌症方面的準確率高達90%。

紐約大學癌症中心副主任Jeffrey Weber博士稱這項新研究為「偉大的科學」。 紐約州布法羅市羅斯威爾公園綜合癌症中心腫瘤學副教授Joyce Ohm也對此研究讚譽有加。然而,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Weber表示,這項工作「只是一個開始」。他補充說,與現有的測試方式相比,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評估測試的準確性,以及它是否切實對患者有用。

目前,該測試僅能檢測出癌症存在與否,而無法獲知癌症的類型。研究人員表示,現在也還不清楚癌症DNA的水平究竟需要多高才能使檢測起作用,這會影響到這種檢測方法能否應用於疾病早期階段。

Joyce Ohm告訴Live Science,該測試目前不太適用於篩查測試,因為它無法檢測到癌症類型。但是,如果該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或許能較好應用在監測現有癌症患者的疾病是否複發。

資料來源: Cancer DNA Binds to Gold. That Could Lead to New Cancer Blood Test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新增335例本土及8例校正回歸,其中高雄新增3例。高雄市下午舉行疫情記者會,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說明, 2例是小港的家族群聚,而另外一例為軍人,在北部室友確診後未被及時匡列,開車返回高雄才被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潘炤穎指出,案11253、案11254是高雄市小港區的家族群聚...

閱讀詳情 »

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新北市今日新增160例本土確診個案,比台北市還多。面對嚴峻疫情,是否會建議中央將疫情警戒標準升至4級,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市民低度活動加上盡快篩檢,相信確診數會下降。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主持防疫應變會議會後線上記者會時說...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嚴峻,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新增335例本土及8例校正回歸。然而6月12日起就是端午連假,為避免人潮大量移動造成防疫破口,高雄市長陳其邁宣布,將要求返鄉民眾自我健康管理,也呼籲用簡訊、視訊代替返鄉,愛護家人。端午連假將至,陳其邁表示,將要求返鄉民眾進行自我健康管理,詳細方案會在明、後天進...

閱讀詳情 »

台灣COVID-19本土確診爆發後,5月15日至6月15日期間,累計212例死亡、死亡率達2.19%,已高於全球平均。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6)表示,疫情高峰後的兩個禮拜,死亡也開始進入高峰階段,他坦言,染疫族群以中高年齡長者為主,且伴隨慢性潛伏疾病,也是死亡率偏高的因素。「台灣染疫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