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鼻塞問題擾生活 控制肥大下鼻甲是關鍵

鼻塞問題擾生活 控制肥大下鼻甲是關鍵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1名89年次的王同學長期為鼻塞所困擾,經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頭頸腫瘤科主任張世倫檢查後,診斷為雙側下鼻甲肥大合併肥厚性鼻炎,必須長期使用藥物及鼻噴劑以改善鼻塞問題。

 

張世倫曾建議患者接受傳統下鼻甲部分切除手術以改善鼻塞,但因王同學害怕開刀而作罷,不料最近天氣變化劇烈,鼻子過敏造成慢性發炎,鼻塞不斷復發,雙側下鼻甲體積更加肥大,即便使用藥物及鼻噴劑均無法改善,王同學開始經常失眠,白天上課無精打采,最後決定接受下鼻甲動力旋轉刀微創手術,終於根除病灶。

 

張世倫說明,鼻腔是形狀複雜且由黏膜覆蓋的構造,主要有3塊左右對稱、向內側凸起、可消可漲的上、中、下鼻甲。由於下鼻甲位處外界空氣進入人體的要衝,所以常因發炎腫脹使進入氣流減少而覺得鼻塞,這是發生鼻炎時常見的現象。

 

張世倫表示,一般鼻塞之治療方式以藥物治療為主,很多人害怕得吃一輩子的藥,但服用藥物跟所有治療慢性病的目標一樣,原則就是控制得愈好、用藥愈少,甚至當症狀完全緩解時,只需要注意保健無需用藥。

 

另外手術治療部分,開刀主要目的在於解除鼻塞,流鼻水及打噴嚏則可能有不等程度的改善,不是僅透過開刀即可根治。造成鼻塞的常見原因為下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彎曲。下鼻甲肥大之各種不同手術治療方式,將依病人症狀及需求由醫師評估而定,包括:電燒凝固法、雷射手術、傳統黏膜下鼻甲骨切除手術、無線射頻式下鼻甲成形術、動力旋轉刀(又稱作微型吸絞器)輔助下鼻甲成形手術。

 

張世倫解釋,新型的下鼻甲微創成形手術已發展成熟,相較傳統手術直接切除肥大的下鼻甲,造成傷口較大、手術出血量較多,使用內視鏡輔助的微創手術,傷口只有0.3公分,復原的時間、出血量與疼痛感皆大幅減少,鼻腔放置可吸收的敷料即可,外觀上沒有任何傷口。

 

張世倫建議,無論是手術或藥物治療皆無法一勞永逸根治鼻塞,平常病人應建立運動習慣,避免接觸過敏原,並定時利用溫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使鼻黏膜收縮更加順利,改善鼻塞症狀。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40歲的小玲和27歲的小陳,每當遇到工作忙碌或壓力增加時,就分別會出現便秘或腹絞痛的症狀;醫師建議,若想改善腸躁症,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若出現其他如血便或持續腹瀉等症狀,應盡早就醫,有可能是併發其他疾病,如腫瘤或腸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藍鴻杰指出,...

閱讀詳情 »

秋天雖然還不是很冷,但是有些抵禦風邪能力比較差的人,就已經開始鼻塞、打噴嚏,過敏性鼻炎發作了。廖千慧中醫師表示,鼻子周圍有四個重要的穴位,對緩解鼻過敏產生的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有很好的功效,建議每天早晨起床時,以及晚上睡覺前,利用五分鐘的時間按摩這些穴位,可有效舒緩鼻過敏。 1.[印堂穴]位置...

閱讀詳情 »

輕微的靜脈血栓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如穿彈力襪、抬高雙下肢並按摩,減少站立時間,減少體力勞動等方法減緩其發展,但要加強觀察其變化。但如果靜脈血管呈現盤旋或者團塊狀態時,是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需要及時干預治療。教師、櫃台小姐、護士、搬運工、肥胖人群甚至是久坐不動的白領一族都是下肢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你有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經常聽見有人花了大錢做健康檢查,卻還是有疾病沒被檢查出來,健檢項目百百種,怎麼選才對?針對國人十大死因,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健康檢查中心主任、家庭醫學科醫師詹欣隆提出幾項健檢項目的選擇建議。針對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癌症部分,如大腸癌、乳癌、肝癌以及子宮頸癌等;詹欣隆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