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鼻過敏患者憂心新冠肺炎症狀 耳鼻喉科醫師分析差異

鼻過敏患者憂心新冠肺炎症狀 耳鼻喉科醫師分析差異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防疫有成,接連傳出零確診喜訊,這樣的成果除了感謝防疫團隊的帶領,更有賴全民的配合以及高度警覺心。新冠病毒狡詐,在各國出現多種不同症狀,舉凡發燒、咳嗽、胸悶、腹瀉、疲勞、流鼻水鼻涕、味覺喪失等,都可能是確診症狀。日前就有1名案例本身為過敏患者,而未察覺自己鼻塞、流鼻水竟是新冠肺炎症狀,所幸在擴大篩檢後,發現確診。


這樣的案例引起許多過敏患者的恐慌,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鼻過敏症狀雖然也會鼻塞、流鼻水,但經常合併眼睛癢或鼻子癢,且好發於早晚,但只要做好個人衛生習慣,仔細觀察自己的症狀,若無相關接觸史或旅遊史,則無須過度擔心。


李宏信說明,鼻過敏患者的鼻神經比一般人發達,在神經及血管過度密集分布的情況下,一旦遇到外界刺激如:天氣變化、氣味、塵蟎等,就容易引起鼻子發癢而噴嚏連連;再加上鼻神經會指令血管充血,而使鼻黏膜腫大,導致鼻塞及鼻涕流不停,嚴重者甚至還會頭痛、頭昏腦脹、無法集中精神及焦慮,影響生活。


治療鼻過敏常使用藥物或鼻噴劑,但藥效過後又會復發,治標不治本,較適合輕症患者,嚴重鼻過敏若長期服藥恐傷身。另外也可利用手術治療鼻過敏,鼻部手術包括手術切除、雷射、電燒、微創、射頻電波及紅外線,這些手術方式對一般鼻病有效,但對鼻過敏幫助卻不大,最直接治療鼻過敏的方式,是以「鼻過敏神經截除術」來治療最嚴重的過敏病症。


李宏信進一步解釋,傳統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使用經鼻竇法,需掀開上唇,鑿開鼻竇腔骨,再深入進行神經截除,因手術傷口大且位置靠近腦眼部,可能會引發大量出血,處理極為棘手,患者容易產生心理抗拒,無法普及。新式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經由鼻腔內,將特製高頻探頭接觸鼻內翼管神經口截除神經,過程僅需10至20分鐘,傷口小、流血較少,在門診局部麻醉即可進行,臨床症狀改善率高達7至9成,深獲患者肯定。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疫情雖然在台灣已日趨穩定,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出入人多地方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定期打掃及消毒環境,並應養成運動、飲食均衡、作息規律的習慣,如此才能增強免疫力,也可減少鼻過敏的發生,對抗新冠肺炎。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10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排行公布 蛋白冠軍、蛋黃亞軍
▸蒟蒻男又分老中青 中醫根據個別體質對症調理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胃食道逆流恐釀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是警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只要勤塗抹保養品、化粧品,可以讓皮膚細胞重生,這有可能嗎?許多號稱含有生長因子的保養品廣告,透過圖表宣稱可以專穿過皮膚屏障,達到緊緻皮膚、淡化細紋等效果,但是,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這些都是騙人的! 趙昭明說明,許多燒燙傷患者接受治療時,會接受生物技術,醫師將某些促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腎病醫療支出連年蟬聯健保花費首位,109年整體醫療費用達562億元,其中84%用於門診洗腎病人。為保護腎病病人的腎臟功能,避免因用藥而造成腎損傷,中央健康保險署「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推出腎病用藥安全三層防護。NSAIDs用藥異常 提早129天洗腎經健保大數據分析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現實生活中,渣男、恐怖情人事件層出不窮,例如這陣子關注度極高的李靚蕾PO出長文痛訴王力宏多年在外的不忠舉動;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到林秉樞施暴的事件,甚至在我們生活周遭一定也聽過親友淚訴遇到「渣渣」的經驗,然而這些人外表老實,完全看不出來私生活的狀態,而這樣的行為也並非男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傳染力超高的Omicron變異株,舉世聞之色變,國內今天再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自美國入境,接種過2劑莫德納疫苗;過去1週來,共累積5起Omicron變異株個案境外移入個案,1例來自史瓦帝尼、1例英國、3例美國。 ▲今(18)日新增1例邊境攔截確定Omicron病例,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