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大狀況都是失智症高危險群! 正確診斷及早治療至關重要

4大狀況都是失智症高危險群! 正確診斷及早治療至關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不少相關的衛教新聞都出現在生活周遭的訊息中,但這卻引發A小姐的疑惑與恐懼,因為家中有三位失智症確診患者,雖然自身沒有明顯的失智症症狀,使她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也有可能得到失智症。

失智症分4類型 這些族群發生率高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指出,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病史之外,高齡、女性和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頭部外傷、唐氏症)者,也是失智症發生率較高的危險族群;而失智症種類主要可分為:退化型(阿茲海默氏症屬於其中一種)、血管型、混和型與其他原因造成。

記憶+認知功能障礙 即為失智症

李建欣醫師指出,醫學上失智症的定義為「具有記憶及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且其嚴重程度需足以影響其社會及職業功能」;「認知功能障礙」包含: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對世間與地點感到混淆、言語表達或書寫有困難、判斷力變差、情緒和個性改變等現象,若出現以上情形,有可能不是單純的一般老化現象。

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 及早確診治療預防病情惡化

類澱粉蛋白斑塊為阿茲海默氏症中最主要病理特徵,而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可藉由特殊示蹤劑及正子造影點亮並辨識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神經炎斑塊分布情形。

李建欣醫師表示,不論造影結果如何,都可以作為診斷性評估的輔助,以利進一步治療或照護。建議高危險族群應更多加注意自身及家人身體狀況,如出現初期失智現象要趕快就醫,要在症狀急劇惡化前接受適當治療,除可更有效延緩病情惡化外,病患及家屬更能提早規劃照護計畫,做好更充分準備一同抗戰失智症。

【延伸閱讀】

再見了,萬惡雙下巴! 瘦臉拉提全部到位!

疫情還在!計程車隊配備「消毒瓶」 民眾搭車更安心

強菌來襲,腸道大騷動? 人氣動畫「工作細胞」教你啟動妙方對抗壞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4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豆腐、豆漿不但是台灣的經典小吃之一,更是不少茹素者的必備食材!但近來通訊軟體卻盛傳:「有英國研究指出,豆腐吃過量,失智風險將高2成。」的說法,引起不少民眾瘋傳。但真有這一回事嗎?想要預防失智症上身,又該怎麼吃才對?且聽營養專家怎麼說! 豆腐吃過量易失智?專家:研究過於單一、結果需打折扣 中山醫學大學...

閱讀詳情 »

疼痛可以翻轉嗎?李小姐背部膏肓痛已經十餘年,平日偶有不適感,每當勞累或天氣轉變時,疼痛就會劇烈發作;林太太膝蓋疼痛多年,無法蹲下,每次上下樓梯,膝關節就會劇烈疼痛。另外1位王先生長年肩頸僵硬痠痛,常常按摩、刮痧也只能稍微緩解,一、兩日之後又會發作。 長期發炎疼痛慎防軟組織沾黏 限制肌肉韌帶影響活動度...

閱讀詳情 »

消化不良、食慾差,甚至咳嗽有痰卡在喉嚨的時候,喝上一杯「陳皮茶」,就會有緩解的效果。陳皮在中藥中扮演著健脾、開胃、理氣、止咳化痰、止嘔等妙用;不僅如此,陳皮還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清膽固醇等好處。至於陳皮應該怎麼吃,才能吃出健康?來聽中醫師怎麼說。 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0歲的張先生是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常睡不好。七月初突然在脖子間長紅疹伴隨刺痛、搔癢,去診所看診拿藥膏擦,紅疹卻越長越多,蔓延至髮際邊、胸前,甚至形成水泡,天天都睡不好。到大醫院感染科才確診為「帶狀疱疹」。張先生拿出之前在診所看診的藥膏,才發現都只是抗生素,並沒有針對帶狀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