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破迷思》空腹運動不等於瘦身效果快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報導】

《打破迷思》空腹運動不等於瘦身效果快

迷思:空著肚子做運動=健康或是瘦身效果越佳?長時間空腹的狀態下,血糖會降低,若大量的運動或體能消耗,更易產生低血糖(頭暈、冒冷汗、顫抖、眼前發黑、甚至昏迷…)。

正確做法:在運動前請補充液態、含有足量營養好吸收的食物。

迷思:運動前可以吃大餐嗎?吃完正餐後,若馬上進行劇烈的運動,由於血液會分散到四肢,使腸胃道的消化力降低,此外運動會使神經變得緊繃,使消化道蠕動變慢,影響腸胃的健康。

正確做法:在運動前一小時食用,液態、含有足量好吸收的營養素為原則。

迷思:運動中應該要大量喝水以免產生脫水?運動中補充的水量如果過多,在運動的過程會影響生理狀態,若補充的是含有咖啡因的飲品,會產生利尿效果,更會造成脫水狀態產生。

正確做法:運動期間,10至15分鐘補充150~200c.c.的水,運動中補充的水量,每小時不要超過800c.c.。

迷思:運動完好辛苦,可以放縱大吃?運動會消耗的熱量,比你想像中的少,在加上運動後隔太久用餐,在饑餓感提升下,吃進的熱量會更多。

正確做法: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蛋白質食物。

營養師林若君提供運動前、中、後的營養補充建議

運動前,運動前一小時補充。挑選容易消化、體積及重量小的食物。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較可穩定運動時的血糖,維持體力。避免攝取辛辣、刺激、高鹽、油膩…等不好消化的食物。

運動中,運動期間,每10至15分鐘補充150~200c.c.的水分。可補充含有電解質的飲料。

運動後,半小時之內用餐。補充高消化性的蛋白質,像是乳清蛋白與小分子的胺基酸好消化可迅速吸收。建議於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25~30公克,可以有效修補並增加肌肉量。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23&CID=282986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路跑延緩失智!根據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增加生活網絡,是延緩失智的最佳妙方。醫師建議,早期失智病患可以透過慢走、參加戶外活動,延緩病情惡化,而路跑活動就是不錯的方式。RUN伴路跑活動 亞東醫院響應亞東醫院與新北市失智共照中心及新北市衛生局、社會局響應「RUN伴TAIWA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25歲的陳姓女子,5年多前曾發生車禍,當時並沒有明顯不適,就沒有處置。近日,因連日加班勞累,突然腰痛劇烈,急診後,雖疼痛稍減,但仍難以正常活動。經中醫傷科調理及用藥後,才不再疼痛。年紀大、過勞、變天舊傷易復發  中醫療法助改善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啊~~~」一聲哀號!許多人會有晚上睡得正香甜,卻出現小腿肚抽筋的經驗,或是早晨醒來伸直雙腿的時候,突然小腿抽筋一陣劇痛。到底為何會出現小腿抽筋,抽筋時要如何改善?又該怎麼預防呢?腦部訊號傳遞不佳 引發抽筋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發長劉婷婷博士表示, 能夠自在地彎曲或伸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歲的西餐廳廚師,近年來感到視力模糊、畏光,切菜、煮菜越來越吃力;就醫檢查才發現,雙眼老花達4、500度,且有白內障,經醫師評估仍有中近距離用眼需求,建議施行白內障手術,並植入「進階版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提升術後生活的便利性。術後他感覺視力回到30歲,且眼睛痠澀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