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物無罪》紀錄片:直指真正讓飲食失衡的罪魁禍首

【台北訊】三十年來,美國兒童肥胖症的比例,比以往增加了一倍多。而台灣成年人及兒童肥胖比率皆為亞洲之冠。《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於6月17日週五晚間十時,首播紀錄片《食物無罪》(In Defense of Food),直指讓飲食失衡的罪魁禍首,就是經常高舉健康大旗的食品廠商,與披著科學外衣的營養主義。紀錄片映後也邀請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黃青真,與主持人蔡詩萍進行對談。

《食物無罪》紀錄片:直指真正讓飲食失衡的罪魁禍首

「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千百年來祖先們的每日重要活動。但是,在21世紀食品工業化的時代,卻讓吃變得越來越令人無所適從。舉凡食安問題、體重失調、還有各種現代文明病,都跟「吃東西」有關,難道都該怪罪到「食物」身上嗎?

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學教授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卻同時也是美國首屈一指的飲食作家,探討現代飲食鏈的各個環節,抽絲剝繭,直指真正讓飲食失衡的罪魁禍首,就是經常高舉健康大旗的食品廠商,與披著科學外衣的營養主義。

食品加工生產出琳琅滿目的「類食物可食品」,取代了真正的食物。這種飲食包括大量的肉類、白麵粉、植物油和糖,便宜又方便,好吃到讓人上癮。麵包、奶油全都「現代化」,不再是單純的麵包、奶油,連富含人工添加的營養素,卻未必真的有營養;降低了脂肪含量,卻可能對心臟更有害。

《食物無罪》紀錄片:直指真正讓飲食失衡的罪魁禍首

《食物無罪》、《飲食規則: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作者麥可波倫提出幾個食物規則:「要吃只吃會腐敗的食物、只吃由人類烹調的食物、不吃在電視上做廣告的食物、吃少一點、吃慢一點……」回歸傳統的飲食智慧,重拾人類對於食物的主控權,可能才是重新享受食物、長保健康的關鍵。

(《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播出紀錄片《食物無罪》宣傳短片連結)

《食物無罪》紀錄片:直指真正讓飲食失衡的罪魁禍首

 

【資料來源:公視;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研究指出,民國 106 年台灣年總工時平均高達 2035 小時,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排第三,僅次於墨西哥與哥斯大黎加。台灣上班族工時長,有些人可能常為了不要加更多班,而犧牲用餐時間來工作,長久下來連飯都沒有時間吃,更不用說準時吃藥。台北馬偕醫院新陳代謝科劉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天戴口罩,痘痘長不停!新冠肺炎持續發威,許多人長時間配戴口罩,加上最近季節轉換,導致臉部痘痘滋生!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明穎提醒,除了適度拿下口罩讓肌膚休息,注意臉部保養與清潔,選擇適合自己、成分有效不刺激的保養用品,更切記別擠痘痘。戴口罩痘痘長不停 醫揭長痘痘四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敦睦遠航支隊群聚感染事件,迄今已造成36人感染,均為磐石艦官兵。指揮中心5月4日表示,這本次敦睦遠航支隊確定病例與極可能病例僅限於磐石艦,之所以引發大規模感染,兩大關鍵原因為船艦空間狹小、人員活動密切接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比較各國遊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中報導】64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婦人,從樓梯跌落造成右側肢體和同側胸壁挫傷,緊急送醫後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右側鎖骨骨折,另第1至第12肋骨骨折,並合併有氣血胸。經緊急放置胸管引流後,先在外科加護病房做支持性治療並止痛,隔天即進行鎖骨、肋骨骨折固定手術。 症狀控制法 讓患者疼痛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