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女人、愛妻的男人必看!

「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女人 愛妻的男人必看!

 

(翻攝自share01.cc,下同)

寫下這個題目,是因為是不少女生變少婦要關注的問題,現在集中解答下。

「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女人 愛妻的男人必看!

 

剖腹產在過去是為解決難產的問題而出現的一個醫療措施,在過去還沒有剖腹產的時候,人類分娩大概只有陰道分娩這一條路,之後有出現陰道助產,就是採用胎兒吸引器或者產鉗輔助孩子出來,再後來剖腹產的方法的出現,大概是為解決一些生不下來的孩子而採取的一種過激措施,在過去因為手術技術和感染控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剖腹產是一個相對來說還比較危險的操作。我曾經調查過大概在60多年之前醫院的數據,剖腹產率大概也只有5%不到,在那個時候,剖腹產大概就是一種解決極端困難情況的一個醫療措施。

現在呢,大概有一半的人採取了剖腹產的措施,過高的剖腹產率有很多背後的問題,不是一句話是可以說得清楚的,有技術的因素,也有社會的因素,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當女生們問到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的時候,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若是可以自然產,當然是選擇自然產,剖腹產和做一個外科手術是相當的,手術必然會面臨著出血、感染、傷口癒合等問題,從遠期而言,也會有出現再次妊娠子宮破裂、盆腔粘連、疤痕妊娠、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剖腹產憩室等問題,不要輕易地把剖腹產和陰道分娩等同看待,手術以後身體恢復也會相對來說慢些。

 

「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女人 愛妻的男人必看!

 

現在從醫學方面,有些情況是為了解決困難的分娩,降低並發症的情況,

以下情況是需要考慮選擇剖腹產的情況:

  1. 難產:通常是屬於產程進展不順,分娩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醫生評估認為不再適合陰道分娩,這種情況還是經常存在的,請信任你的醫生,醫生不是神,不是可以100%預測成功的,每個醫生都是希望你可以順利陰道分娩成功的,若是半道改分娩方式,也是為了你的情況考慮。請相信我們醫生絕對是和你站在一條戰壕里面的戰友而非要加害你的敵人。醫學難以預測。

  2. 胎位異常:臀位現在已經明確是一個需要剖腹產的情況,有研究證實臀位分娩新生兒出現並發症的情況是要更高些,所以目前對於臀位通常是採用剖腹產的方式來終止妊娠。其它異常的胎位如橫位是相對來說比較罕見的情況。

  3. 骨盆異常:這個需要產前進行評估,一些骨盆內聚的或者畸形的情況,不容易自然分娩,需要考慮剖腹產終止妊娠的。

  4. 胎盤異常:前置胎盤等情況在分娩的時候容易發生大出血,胎盤早剝的時候容易發生胎兒風險母體出血和子宮問題,醫生通常是會選擇剖腹產降低自然分娩的出血風險。

  5. 胎兒異常情況:在分娩過程中出現了胎心率的危象,也是需要實施緊急剖腹產。

當然除了上述常見情況之外,還有些其它需要剖腹產的情況,但是無論如何,現在剖腹產率是過高了,醫學界還需要繼續努力降低這個比率。

via-share01.cc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受到疫區入境與強制隔離14天的限制,過去不少專程從中國、香港、日本飛來台灣看病治療的國際醫療旅遊客,一時紛紛取消預約,不過國內卻有牙科診所依舊一號難求,患者不減反增,牙醫師觀察,原來是多了很多被疫情所困、無法回去開工的台商,乾脆趁著空檔整理一口...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緊要關頭,卻有媒體報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傳出護理人員蘊釀集體離職,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4)日公布近3年的1到3月離職護理人員人數,強調今年僅比去年同期增加9人,屬於年後轉職潮的正常現象,外界報導所稱並非屬實。陳時中也在中央喊...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泰國傳出將11個地區列為「危險傳染病疫區」,從這些地區入境泰國的民眾,須強制隔離14天,台灣一度也在名單之內,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澄清,泰國官方已經修正,台灣人赴泰國並沒有相關限制。 根據外媒報導,泰國公共衛生部部長...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爆發社區感染、院內感染威脅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4)日面對媒體,直接說了大白話,表示從國際發展現況來看,「不會天真到以為台灣就會這樣子避過」,強調會當成更嚴峻的情況來從事相關的整備,這是必須要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