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安寧理念」是抉擇也是對生命的尊重◎林建德

「安寧理念」是抉擇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林建德(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在日本老人安養中心服務的中村仁一醫師,在《大往生》一書中寫到,安養中心的職員及住民老人們,一遇老人們有風吹草動,即送往直到最後都會設法想做些 什麼處置的大醫院;而醫師本身,大概也受不了什麼都不做,所以幾乎所有醫師,都會主張即使要死,也應借助醫療之手。門諾醫院總執行長黃勝雄曾在二0一三 年,為安寧基金會徵文活動的文章中寫到:「台灣的醫師比較無法面對病患的死亡,認為這是一種自己的無能和失敗。」金山醫院黃勝堅院長的文章,寫著:「放 手,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什麼都要嘗試去做,善終這堂課,是醫療人員最艱難也最該學好的一門醫術。」所以在醫師的教育裡,「醫生」醫治生命,同時也是要學 習「醫死」並面對死亡。

所謂的「安寧療護」,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模式。當病人的病程進展到死亡已不可避免的階段時,安寧療護團隊協助病人解除身心靈的不適和恐 懼,甚至在靈性上提供陪伴,提供「以病人最大利益為考量」的照顧方式,透過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師……等等專業人員,讓病人以安適、有品 質、有尊嚴的方式度過生命最後一段時間,同時有機會把握與家人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時間,無憾抵達人生的終站,是一種身、心、靈兼顧的完整照護模式。

「如何讓自己平穩善終」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及早思考的,只有透過每個人不斷的反思,以及與家人充分的溝通,了解彼此的價值觀,才能尊重彼此對於善終的選 擇,也會因著正視死亡,發現生命的可貴進而更珍惜每一天。成立二十四年來,安寧照顧基金會持續推動的「安寧理念」,不只是生命末期的抉擇,更是對於生命的尊重。

本文為《不要把生命寄放在醫生那!:掌握醫療自主權,擁有人生圓滿的終點! 》推薦序

「安寧理念」是抉擇也是對生命的尊重◎林建德
日本癌症放射科名醫近藤誠強力推薦:
「真正的醫生才會教你的『生活方式』!」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醫療,我希望大家不要抱著過度期待,縱使採用最新醫療技術,也未必能康復,因此不要隨便將自己的生命交到醫護人員的手上,而是要善盡自己身為「生命主人」的責任。
──中村仁一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今天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274例本土確診,另有73例校正回歸,總計351例。對於國內外簽約都是在2、3期就有預購,讓外界質疑不斷,有專家指出未解盲就採購,周志浩回應,預採購有2大好處,除了可加強廠商研發動力,還可第一時間就取得上市疫苗,並解釋歐美國家也是使用同樣的流程。周志浩表示,所謂的預採購是疫苗...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共351例單日確診加校正回歸,其中台北市占122例,柯文哲表示,按照發病情況數據來看,疫情有被控制住的趨勢,但昨天萬華3快篩站的陽性率又攀升高達8%。昨天台北市快篩陽性率平均8%,中興共173人篩檢,11人陽性;剝皮寮120人篩檢,11人陽性;和平105人篩檢,10人陽性。柯文哲...

閱讀詳情 »

越南武肺疫情持續發燒,政府上周六證實,發現新的英國混印度變種病毒。繼胡志明市新山一國際機場、禁國際旅客到6月14號後,河內的內排國際機場,也從今天起,暫停國際旅客入境到6月7號。另外富士康、三星等企業所在的4個工業區、暫時關閉,恐怕影響科技產業供應鏈。(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疫情衝擊...

閱讀詳情 »

郭台銘創辦的永齡基金會對外採購疫苗進度備受關注,郭台銘幕僚、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指出,團隊努力在72小時內完成郭台銘要求所有項目以及確認執行方法,最晚6月2日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2時將親上火線說明。(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雙北市場採自主分流 桃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