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科技新報】伊波拉病毒,是否真的無藥可醫?

【科技新報】伊波拉病毒,是否真的無藥可醫?

有新世紀黑死病之稱的伊波拉病毒,繼今年二月於西非爆發後,截至目前已奪走 932 條人命,原本傳染範圍僅限於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 3 國,卻因染病的賴比瑞亞官員赴國外開會,將病毒傳至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奈及利亞,使整個狀況雪上加霜,短時間內恐無法進行有效的疫情控制。

染上伊波拉病毒的人目前無藥可醫,醫生只能隔離病患,並盡可能找到曾與病患接觸的潛在感染者;疫情肆虐的地區幾乎已陷入混亂中,甚至危及整個國家的安全性,許多國際救助團體都紛紛撤離疫區。謠言四起,當地的報紙要求民眾「燒毀所有的屍體」;奈及利亞的一位牧師聲稱能治癒伊波拉患者,讓奈及利亞政府下令不得傳播這類不實的言論,否則將面臨牢獄之災。

【科技新報】伊波拉病毒,是否真的無藥可醫?

♦伊波拉歷年感染與死亡人數。(圖片來源:AJ Cann CC BY 2.0)

 

伊波拉病毒藥物研發困難重重

醫療科技是唯一能阻止這波病毒災難的方法,但抗病毒藥物的研發卻充滿挑戰性,它不像細菌感染的疾病,容易找到攻擊的目標,例如瞄準細菌製造出的作用蛋白,另外病毒的突變太快,今天研發的疫苗隔沒多久就失效了,疫苗生命太短,無法應付下一波的疫情爆發。目前所知伊波拉病毒有五個已知品種,能提供病毒更多突變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這種極度危險的病毒必須要在具有四級生物安全研究水準(biosafety level 4)的實驗室進行處理,它屬於最高級別的防護實驗室,專門處理目前仍未出現疫苗或治療方法的病原體,除了伊波拉外,目前還「收治」天花、剛果出血熱、馬爾堡病毒等「頑劣份子」。實驗室維護成本過高加上難以控管,都是阻礙疫苗研發的原因。

除了安全性問題,必須顧慮到醫療倫理。一般的藥物研發必須通過層層把關,每一階段都必須證實有一定的藥效,並且對人體具有安全性,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平均來說,新藥研發需費時十年以上,經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並耗費數億美元,但還不保證一定能成功,成功機率為 1/10000。但在這個緊急時刻,若按部就班照規矩來將緩不濟急,可是貿然將還未證實藥效的藥物用在人體身上,將引發醫療倫理爭議,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在下週召集專家,針對目前或許可以試一試的新藥,討論如何有規範的使用。目前正在研發的藥物有四項:

【科技新報】伊波拉病毒,是否真的無藥可醫?

以上藥物要進入到治療清單中,都還有不少的路要走。一些實驗性質的治療方式應運而生,如在賴比瑞亞協助抗疫的美國醫師布蘭特利,在感染伊波拉病毒九天後,注射由聖迭戈生物科技公司(Mapp Biopharmaceuticals)仍在研發階段的血清,目前病情逐漸好轉;另外有病患接受存活者的血液,希望以血漿中存在的抗體抵禦病毒攻擊。

 

大規模跨國傳染可能性低

雖然伊波拉病毒來的又猛又急,但以體液接觸做為主要傳染途徑,降低病毒大規模擴散的機率。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伊波拉病毒專家克努斯特(Barbara Knust)向《金融時報》表示:「醫院設備太差加上資源缺乏是伊波拉病毒爆發的關鍵,當地的醫療人員缺乏手套,感染者的家人沒有自來水可洗手。」

【科技新報】伊波拉病毒,是否真的無藥可醫?

(圖片來源:Global Panorama CC BY 2.0)

在 1976 年發現伊波拉病毒的科學家皮歐特(Peter Piot)也指出:「西非以外的地區不可能爆發大規模疫情,若你搭地鐵時,就算鄰座是感染患者也不必擔心,只要他別吐在你身上。」

但在這段令人難熬的期間,醫生必須繼續隔離病患,而製藥公司則必須確認目前所研發的治療方式或疫苗是否值得繼續投入,唯有如此才能為這些受苦的國家帶來一線治癒的希望。

 

(首圖來源:Army Medicine CC BY 2.0)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相關推薦

腋下伴隨汗水的個人體味,有的人自己感受到了這股異味,猛噴止汗除臭劑,但效果終究有限,有的人根本已經麻痺,絲毫不想做任何遮掩的動作,只見旁人急忙遠離、退避三舍。這些苦於腋下多汗或是狐臭帶來異味的人,往往會覺得尷尬不已。     腋下異味形成的原因 腋下異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個,一...

閱讀詳情 »

導讀:頭痛絕非小事,雖然說頭痛是一個症狀,但是它可能是由多種病變引起的。其中包括顱內病變、顱外頭頸部病變、頭頸部以外軀體疾患、神經症及精神病等都可引起頭痛。所以,病人頭痛,醫生也頭痛,因為想查清楚引起頭痛的原因真不容易。 有研究稱40歲以前經歷過嚴重頭痛者約佔40%,而單純以頭痛就診者約佔神經科門診...

閱讀詳情 »

疤痕是個惱人的問題,輕則破壞皮膚外觀,造成美容問題,若發生疤痕攣縮,可能妨礙關節或顏面五官活動的靈活性,影響身體功能。 疤痕的形成,是皮膚傷口癒合的結果。皮膚由表層至深層,可分為表皮、真皮、皮下脂肪,此三層構造中,真皮層具有許多膠原蛋白(collagen),傷口癒合過程中,纖維母細胞會進行膠原蛋白...

閱讀詳情 »

想要測量水晶體有沒有白內障,眼科醫師說現在採用光學方式測量,精準度提升很多,而醫師也進一步發現,門診當中的白內障患者,有3成的比例,同時合併有散光、近視、遠視的多重問題。 醫師說想要一次解決白內障和其他視力問題的患者,建議可以透過小切口無縫線手術後,植入一片式人工水晶體,降低眼睛球面的像相差矯正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