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天如廁15次 潰瘍性結腸炎所致

一天如廁15次 潰瘍性結腸炎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五、六月正值考生打拼時期,若是此時出現腹痛、腹瀉等腸胃問題,那可真是傷腦筋。今年22歲的王姓大學生就曾在考前持續性腹痛、血便,一天進出廁所高達十五次,甚至一週就請了四天假,學業大受影響,花費二年的時間才找到正確醫師,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惹禍。所幸在經過飲食調理及藥物治療後,終於脫離馬桶人生。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邱正堂醫師表示,近來考生因緊張、壓力大,導致腹痛、腹瀉的情況劇增!就腸胃科門診而言,就比平時高出3成左右。不少患者起初都誤以為是大腸急躁症、腸胃炎或是痔瘡,進一步診斷後才發現是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是一種腸道慢性且反覆性發炎的疾病。邱正堂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的盛行率在台灣約十萬分之8.5,克隆氏症則為十萬分之2.1,雖然和西方國家相比低了許多,但其增加速度卻十分快速。從健保資料統計不難發現,民國87年至99年間罹患IBD的個案數,明顯增加了將近11倍。

台大醫院內科部凃佳宏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年齡為20-40歲,且患者多以考生及上班族為主,其致病成因至今仍不清楚,但普遍認為與基因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腸內共生菌種的改變或環境壓力等因素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一旦罹病就無法治癒,只能藉由藥物和飲食控制不發病。提醒民眾,若持續腹瀉、腹痛持續長達一個月,且合併有發燒、血便、疲倦、體重減輕時,就應提高警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84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陳女士是1位高階經理人,因為體檢發現有B型肝炎帶原,所以在門診追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暨消化系中心主任戴嘉言教授回憶,有段時間因為工作較忙碌,就疏於檢查,經過2年才回到門診時,慢性B型肝炎已經併發肝癌,而且因為肝臟腫瘤比較大,治療成效有限,如今已不在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不少名人相繼因為胰臟癌去世,據新聞報導過世的名人中不乏重視健康、經常做身體健康檢查,但後續卻確診為胰臟癌末期 。為什麼經常做身體健康檢查,健康報告都呈現身體健康,卻還是會長胰臟癌,且確診時已經是末期? 胰臟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發現多是晚期 國泰綜合醫院放射線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高齡者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預計114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除了面臨長者失能問題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就是失智症人口呈現持續且快速增加的趨勢。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及110年底人口數推估資料顯示,臺南市111年失智人口數將達到26,140人,可見失智照護已成為當前重要的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本土確診人數不斷攀升,近來諮詢抗病毒藥物的民眾也越來越多,其中,衛福部開放之公、自費申請「臺灣清冠一號」已傳出供不應求。對此,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戴滋慧提醒,其實清冠一號的處方,也可以透過現行科學中藥調配替代,達到治療的效果,民眾不需過度恐慌。 臺灣清冠一號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