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非老化!  8症狀符合2項應警覺

失智症非老化! 8症狀符合2項應警覺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高齡者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預計114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除了面臨長者失能問題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就是失智症人口呈現持續且快速增加的趨勢。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及110年底人口數推估資料顯示,臺南市111年失智人口數將達到26,140人,可見失智照護已成為當前重要的健康議題之一。

失智症非單純老化 最終失去自我照顧能力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勝翔說明,失智症並非單純正常老化或記憶減退,而是一種大腦漸進式功能退化的疾病,很多民眾會誤以為「老了就是這樣」,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

此外,失智症的症狀有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衰退和思考能力等逐漸喪失的情況,可能也會同時出現情緒、妄想、幻覺等干擾行為,且會逐漸喪失自我照顧的功能,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才得以進行。

失智共同照護中心 緩解家屬身心壓力

目前失智症並無法治癒,但透過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可以延緩和改善病人的症狀,再搭配社會及長照資源使用,可增進病人的生活品質並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楊勝翔主治醫師指出,奇美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建立綠色通道協助疑似失智病人快速確診,確診後除常規回診外,也會定期追蹤個案病況進展及家屬照顧狀況,提供疾病照顧諮詢、連結相關社會資源、辦理照顧技巧課程來提升家屬對於疾病的認知及照顧技能,並辦理家屬支持團體提供家屬身心紓壓方式,同時透過團體進行互相關懷與分享,從中獲得情緒的紓解與支持,提升面對壓力能力及自我成長,尋求生活、工作與照顧三方面之平衡點。

失智症早期8常見症狀 符合2項應警覺

楊勝翔主治醫師提醒,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有1.判斷力上的困難。2.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3.重複相同問題、故事和陳述。4.在學習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5.忘記正確的月份和年份。6.處理複雜的財物上有困難。7.記住約會的時間有困難。8.有持續的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若發現家人出現2項以上症狀,就要有所警覺,儘快陪同就醫,切勿拖延。

【延伸閱讀】

失智者易被詐騙、剝削財務 「友善金融措施」助保護財產

快帶著輕微失智者著色、繪圖 研究:助改善生活品質10%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5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日進入冬季,氣溫驟降,又到流感的好發季節,一般會建議高風險族群接受流感疫苗,以降低罹患流感併發重症的風險。除了一般常見的建議施打對象外,其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且續發肺動脈高壓的患者,也必須重視流感或肺部感染所帶來的風險,可能會加重肺動脈高壓的症狀,甚至導致死亡,絕對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骨質疏鬆症是導致骨折最常見的因素之一,根據健保署統計,103年國人骨折就診人數達67.5萬人,骨折人數近5年增加1成,台灣已成為亞洲地區髖關節骨折發生率最高的國家。多數國人常忽略骨質疏鬆症,殊不知發生骨折後嚴重可能致命,臨床顯示骨鬆性骨折患者一年內死亡率約兩成,另外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診斷糖尿病更快速!目前診斷糖尿病必須到大醫院抽血,耗時等待確診。國內研究團隊領先全球開發出「微流體晶片」,利用DNA適體檢測糖化血色素,只需一滴血、等待30分鐘即可確診,未來可用於診所、居家。 傳統糖尿病檢測耗時 清華大學與成功大學共同開發微流體生醫晶片技術。清華大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農曆年節將至,提醒民眾大掃除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另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食品工廠等業者應留意環境衛生,驅除建築物中的鼠類,並採取相關防鼠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