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又叫馬鈴薯。
聯合國糧農組織將馬鈴薯定義為地球「未來的糧食」,並確認有必要使全世界關注。
那麼其貌不揚的馬鈴薯充當「乾糧」的資本到底何在呢?
營養價值高於蘋果
人人都喜愛蘋果,西方民諺甚至稱「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其實,從營養價值來看,「泥巴巴」的馬鈴薯要遠遠高於「紅彤彤」的蘋果。營養專家檢測發現,馬鈴薯所含蛋白質與維生素B1相當於蘋果的十倍,維生素C是蘋果的三倍半,維生素B2和鐵質是蘋果的3倍,磷是蘋果的2倍,糖和鈣質與蘋果相當,只有胡蘿蔔素含量略低於蘋果。
馬鈴薯之所以可以充當「未來的糧食」,主要是因為它比米飯所含的營養成分多,除了維生素外,還有礦物質,可當蔬菜又可當成主食。馬鈴薯含有豐富的鉀,可有效預防腦中風及高血壓。當人體攝入過多鹽分後,體內鈉元素就會偏高,鉀便呈現出不足而引起高血壓,常吃馬鈴薯能及時給體內補充所需求的鉀元素。
馬鈴薯是一種極好的主食,因為馬鈴薯所含的澱粉比米飯、饅頭、主食麵包的熱量低,且飽腹感更強。此外,馬鈴薯比精製白米和白麵粉含更高的鉀、鎂,而且屬鹼性食品,可平衡人體內的酸堿值。
值得注意的是,馬鈴薯的芽含有龍葵堿,易引起腹瀉或神經麻痹,食用前務必要將其去除乾淨。
此外,購買馬鈴薯,要挑選表面完整、乾淨的,且觸手堅實光滑,避免選擇外皮有皺紋,或枯萎、軟黑、呈綠色的馬鈴薯。
烹飪馬鈴薯也有訣竅。為保存馬鈴薯的養分,連皮煮是最好的方法,且最好整顆煮,不要切片或削塊。如果必須要削皮再煮,應該使用削皮機輕輕削去薄皮,避免削厚,因為許多成分都在靠近馬鈴薯表皮處。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你一定要知道!水果也要分時間吃!
盤點早中晚最適合吃的水果,你吃對了嗎?(請分享)
點我看更多>>>>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