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定要看!世界農糧組織定義『未來的糧食』:『馬零薯』營養價值遠高於蘋果!(歡迎分享)

一定要看!世界農糧組織定義『未來的糧食』:『馬零薯』營養價值遠高於蘋果!(歡迎分享)

土豆,又叫馬鈴薯。
聯合國糧農組織將馬鈴薯定義為地球「未來的糧食」,並確認有必要使全世界關注。

那麼其貌不揚的馬鈴薯充當「乾糧」的資本到底何在呢?

營養價值高於蘋果

人人都喜愛蘋果,西方民諺甚至稱「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其實,從營養價值來看,「泥巴巴」的馬鈴薯要遠遠高於「紅彤彤」的蘋果。營養專家檢測發現,馬鈴薯所含蛋白質與維生素B1相當於蘋果的十倍,維生素C是蘋果的三倍半,維生素B2和鐵質是蘋果的3倍,磷是蘋果的2倍,糖和鈣質與蘋果相當,只有胡蘿蔔素含量略低於蘋果。

馬鈴薯之所以可以充當「未來的糧食」,主要是因為它比米飯所含的營養成分多,除了維生素外,還有礦物質,可當蔬菜又可當成主食。馬鈴薯含有豐富的鉀,可有效預防腦中風及高血壓。當人體攝入過多鹽分後,體內鈉元素就會偏高,鉀便呈現出不足而引起高血壓,常吃馬鈴薯能及時給體內補充所需求的鉀元素。

馬鈴薯是一種極好的主食,因為馬鈴薯所含的澱粉比米飯、饅頭、主食麵包的熱量低,且飽腹感更強。此外,馬鈴薯比精製白米和白麵粉含更高的鉀、鎂,而且屬鹼性食品,可平衡人體內的酸堿值。

值得注意的是,馬鈴薯的芽含有龍葵堿,易引起腹瀉或神經麻痹,食用前務必要將其去除乾淨。

此外,購買馬鈴薯,要挑選表面完整、乾淨的,且觸手堅實光滑,避免選擇外皮有皺紋,或枯萎、軟黑、呈綠色的馬鈴薯。

烹飪馬鈴薯也有訣竅。為保存馬鈴薯的養分,連皮煮是最好的方法,且最好整顆煮,不要切片或削塊。如果必須要削皮再煮,應該使用削皮機輕輕削去薄皮,避免削厚,因為許多成分都在靠近馬鈴薯表皮處。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你一定要知道!水果也要分時間吃!

盤點早中晚最適合吃的水果,你吃對了嗎?(請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41550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長假結束,你也中了「失聲症候群」了嗎?振興醫院門診觀察發現,放完農曆春節連續假期過後,有不少民眾都因為失聲問題到醫院求診,成了耳鼻喉科年後就診症狀排行的前幾名。背後元凶就是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加上多坐少動影響消化導致。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智惠就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群聚事件造成21染疫1死,危機正式解除,醫院將在19日正式恢復正常營運,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透露確診者最新病況,仍有2人在加護病房,屬於比較危急的個案。 部桃觀察期已過,即將在19日全面恢復正常營運。陳時中表示,目前部桃全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斷過年連假期間的連4日+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939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去年10月17日曾出現喉嚨不適情形,21日在美國當地檢出陽性後,於美國家中自主隔離,11月14日及18日兩次檢驗結果皆為...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累計21人確診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指揮中心展開清零計畫後,院內醫護、外包人員、環境,以及相關擴大居家隔離的出院患者、陪病親屬之PCR核酸檢測與血清抗體呈現陰性,危機解除。指揮官陳時中今指出染疫的21人現況,「有8人解除隔離、1人死亡、6人無症狀、4人輕症、2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