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根棒骨熬出全家營養,這篇文絕對值得收藏!

一根棒骨熬出全家營養,這篇文絕對值得收藏!

 

一根棒骨熬出全家營養,這篇文絕對值得收藏!

無論是你平時下館子喝到的鮮美羊肉湯,還是火鍋里特有的清湯鍋底,絕大多數秘密武器都少不了它——二兩結實的大棒子骨!

 

售價便宜,沒有啃頭是它一大特點,但是熬出來的鮮湯卻人人愛喝。除了軟滑如腦花的骨髓,它還能讓一鍋清水變成像牛奶一樣又白又濃的奶湯。喝下幾口,渾身每個細胞都洋溢著溫暖的快樂。

 

 

【一根棒子骨的營養價值】

抗衰老先鋒

一根棒骨熬出全家營養,這篇文絕對值得收藏!

一鍋熬製時間超過3個小時的棒骨湯,棒骨破裂,骨髓皆流入湯裡,滿滿的膠原蛋白能夠增強人體製造血細胞的能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功能從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不用忌口,大膽喝

 

有些人喝湯忌油腥,特別是對於生病的人和老人家來說,一碗鮮美的骨頭湯可比雞湯更適口。既去除了油膩又包含了豐富的鈣質,也沒有任何需要忌口的地方,可謂價廉實在。

 

 

【一起來,熬一鍋色正味濃的棒子湯】

 

1. 蘿蔔玉米燉棒骨

 

需要的材料有:

棒子骨1kg,白蘿蔔兩個,玉米1根,大棗2顆,桂圓2個,枸杞適量,薑蒜蔥適量。

 

一起動手做:

首先鍋裡加入適量水,倒入料酒,放入棒子骨燒開,焯水;

砂鍋裡放入白蘿蔔塊、大棗、枸杞、去殼的桂圓、生薑、大蔥、大蒜瓣,加入足量水,燒開;

 

焯水瀝乾的棒骨,放入鍋里幹炒,加入適量鹽、少許生抽和白醋,記得炒入味;

 

將炒好的棒骨放入燒開的砂鍋裡,小火燉兩個半小時;

 

加入玉米,再煮20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啦!

 

TIPS:

沒人發現這道​​簡單的燉湯,亮點之一是要將棒子骨加鹽加醋先炒熱一會嗎?這樣比直接放入更好吃哦!

 

2. 醬大棒骨

 

醬香骨酥,不用筷子,直接用手就可將燉得耙爛的棒子骨一拆為二,然後儘情感受骨子裡的綿滑享受。

 

需要的材料有:

豬棒骨2根,蔥薑蒜,八角花椒桂皮,料酒,甜麵醬,芝麻醬,茴香籽等香料。

 

一起動手做:

豬棒骨清水浸泡至少4個小時,中間換水2-3次,至水清;

將棒骨焯水去腥;

 

將棒骨加入鍋中,放入蔥薑,醬油,甜麵醬,芝麻醬和鹽,再加入準備的八角、桂皮、茴香籽、花椒等香料,大火煮開;

 

撇去浮沫,加入料酒,轉小火慢燉,1-2個小時至骨肉酥爛即可。

 

揭開鍋蓋那一刻滿屋的香氣,就是對你這幾個小時辛勞最好的嘉獎。

 

2. 蓮藕棒骨湯

 

肉骨頭煲湯,營養成分損失最少,煲時不停火、不添水,讓骨頭里的蛋白質、脂肪、膠質等可溶有機物慢慢向外滲出,至湯稠骨頭酥軟為止最好。

 

需要準備的材料有:

豬棒骨500g,藕500g,花椒少許,八角,姜大蔥,白醋

 

一起動手做:

首先依然要將棒子骨焯水去腥,逼出骨頭里的血污;

 

 

蓮藕去皮切成小塊;

棒子骨依舊在炒鍋裡熱炒一番,加上鹽和白醋;

將棒骨和切好的藕放入高壓鍋內,加入薑片、花椒和八角,再滴入2滴白醋,蓋上蓋煮40分鐘左右;

 

最後加入鹽,點綴蔥花即可。

 

 

3. 營養棒骨粥

 

依舊簡單的做法,不過是將棒骨和米粥煮到一起,營養美味頓時升級。

 

需要的材料:

豬棒骨4根,大米1碗,醋,薑蔥,八角

 

一起動手做:

將棒骨用開水焯去血沫,再用同樣的方法放進高壓鍋,加入蔥薑片八角和醋後,該小火燉上一個半小時​​;

 

撈出棒骨,待涼一會後,剔下骨頭上的肉備用;

盛出適量骨湯,煮開,加入淘好的米,小火熬成粥後,加入剔骨肉,撒上蔥花即可。

 

 

TIPS:

這道粥味道鹹香營養,很多人將它作為寶寶長牙後的輔食,也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一根棒骨熬出全家營養,這篇文絕對值得收藏!

 

如何選購棒子骨:

一根棒骨熬出全家營養,這篇文絕對值得收藏!

一般四人食用的骨頭湯,約需要4—6根大骨。買的時候不要那種光禿禿沒任何肉的棒子骨,最好帶點肥肉湯會更香。若購買的骨頭上一點都沒有肥肉,可少許再加入些肋條肉,增加湯的濃度和白蘿蔔的鮮度。

 

經驗分享

一根棒骨熬出全家營養,這篇文絕對值得收藏!

1、棒骨雖然事先被焯過水,但是在放入燉鍋並在水開後,還是要撇浮沫,以保證湯汁澄清。

2、棒骨湯起碼要燉3小時,看到棒骨頭上那層軟骨裂開,變厚才好。

3、燉骨湯過程中,可適個人口味,酌量加醋,能促使鈣質充分溶解在湯中

 

----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首度舉辦「Don’t Tag Me!這就是我!」活動,透過「我與標籤的距離」為題,邀請13歲以上的國人參賽,一起推廣「反霸凌」議題,期盼除了讓顱顏患者不再遭受異樣眼光外,每個人也都能免除可能被霸凌的恐懼。從小不愛讀書 卻被貼上不聰明的標籤金獎得獎人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到天氣炎熱季節,33歲的空調工程師傅小張(化名)就忙不停,偏偏他又對塵蟎過敏,所以繁忙的夏季,身上的異位性皮膚炎也跟著惡化,令他奇癢難耐。到醫院就診時,小張全身皮膚已經有明顯的紅斑合併濕疹變化,影響皮膚面積達全身50%以上,且出現多處苔蘚化的斑塊,有些甚至被他搔抓到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為因應大量的醫療申報資料,並邁向精準審查的目標,中央健康保險署運用人工智慧(AI)科技,最近自行成功開發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模型,透過電腦針對放射診斷(例如電腦斷層)的檢查報告進行自動化判讀,協助審查作業的精準...

閱讀詳情 »

之前好食課撰寫了如何幫助媽媽們餵母奶的專欄(連結如下),在這專欄內好食課營養師不僅說明了餵母乳的好處,還有要怎樣才能增加母乳的營養價值: 專欄連結 ➤ 發奶只能靠黑麥汁、奶茶?爸媽照過來,營養師教你正確的發奶三原則! 這次讓美編同事將相關資訊畫成懶人包,分享給喜歡好食課資訊的粉絲,也歡迎到好食課的F...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