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冰箱展示櫃上排滿了各式各樣的「奶」製品,看來都差不多,其實每種各有千秋,聰明的你得好好研究一番,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營養奶飲!
1. 豆奶(豆漿)Soy Milk
適合:如果你吃素或不能攝取奶製品,豆奶的蛋白質是少數比得上牛奶的乳品。
不適合:「如果你有甲狀腺方面的疾病或有乳癌家族病史,請不要喝豆奶,因為黃豆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可能擾亂人體荷爾蒙。」《The Whole Soy Story》一書作者Kaayla Daniel說。吃多少黃豆才算過量目前仍無定論,不過專家建議女性一天最多不超過兩杯為宜。
提醒你:豆奶缺乏鈣、維生素D及維生素B12,因此請選擇強化豆奶,或攝取多種維生素,營養學專家表示。
2. 杏仁奶Almond Milk
適合:如果你正在尋找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的低卡飲品,含有豐富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杏仁奶是健康脂肪的好選擇。
不適合:如果你對堅果類過敏或是蛋白質攝取不足,請不要飲用,因為每杯杏仁奶只含2公克而已(多數女性每天需要攝取50公克到65公克。)
提醒你:杏仁奶雖然喝起來有香甜風堅果味,但不加糖的杏仁奶每杯熱量只有40大卡。
3. 米奶Rice Milk
適合:如果你對豆奶和牛奶都過敏,甚至其他各式乳品都不喜歡的話,米奶(不是米漿喔)是不錯的選擇。
不適合:如果你需要蛋白質,米奶幾乎可說是零。
提醒你:就營養價值來看,米奶並沒有過人之處,但由於脂肪含量特別低,因此特別適合需要低脂飲食的族群。
4. 原味牛奶Milk
適合:如果牛奶是你蛋白質主要來源,一杯牛奶含有8公克蛋白質 — 幾乎等同一顆蛋。而8盎斯(約226公克)的牛奶還能提供每天所需1/3的鈣質及多數女性都攝取不足的維生素D。建議你可選擇脫脂或低脂牛奶以減少過多脂肪及卡路里。
不適合:如果你是乳糖不耐者、或對奶製品過敏的話,就略過它吧!
提醒你:牛奶仍然是營養專家的首選。喝牛奶是獲取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最快最方便的方法。
奶類攝取不足怎麼辦?
你需要補充鈣質。年輕女性普遍缺乏鈣質,食物裏的鈣比藥丸的鈣成份容易被身體吸收,但要吃到每天1,000mg的建議攝取量並不容易。一杯牛奶(300 mg)加一杯優格(300mg)都還沒那麼多。鮭魚和深綠色葉菜也有一點,但你還是需要額外加強。
該怎麼吃:如果你的綜合維他命有250mg以上,其他可由飲食取得,就OK了。否則,請記得吃點補充食品!
延伸閱讀
♥ 3種食物吃了心情就變好
♥ 營養學專家分享14天瘦身成功7大飲食秘訣
♥ 向專家取經!三招讓你變身居家清潔達人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綜合維他命lcd mon居家清潔 台中居家清潔 新竹0mg 遊戲派對山藥功效 荷爾蒙ole cafeole dbole misshot heart嘴破 維他命ikea 展示櫃奶製品過敏綜合維他命 推薦養身善存綜合維他命ole cafe 歐雷咖啡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綜合維他命b群綜合維他命 推薦孕婦綜合維他命綜合維他命功效綜合維他命什麼時候吃素寶丁綜合維他命兒童綜合維他命蜜蜜熊綜合維他命滴劑
相關推薦
比膠原蛋白強100倍!它是「抗衰老明星」卻超多人不知道!只要吃這個,不但除皺 去斑更能美白!實在太驚人了!
(圖片來源toments下同) 人們對抗衰老的話題一直都十分關注,很多人都認為膠原蛋白是抗衰老的靈藥,市面上的關於膠原蛋白抗衰老的產品都很受歡迎,可是其實生活中有些食物比膠原蛋白靠譜! 膠原蛋白真是「不老神器」? 「想年輕,就得吃膠原蛋白!」 「去皺紋不靠這個哪行?不光外用,還得吃進去才行。」這種...
閱讀詳情 »5成學生以為吃藥防感冒? 食藥署:無稽之談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灣藥局分布密度高,養成有病就吃成藥的習慣,更有不少人對使用藥物帶有錯誤觀念,甚至以為服用感冒藥可以預防流感、感冒。日前,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全國學童進行調查,發現有5 成的學生認為綜合感冒藥可以預防感冒,近3成學生曾服用感冒藥,但卻未依藥師或說明書指示劑量服用,也有2成...
閱讀詳情 »李聖傑代言公益路跑 籲關懷星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多數民眾仍對於自閉症非常陌生,為讓民眾更加了解自閉症,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將於明年1月30日舉辦「愛星百分百」關懷自閉症公益路跑,並邀請歌手李聖傑擔任路跑代言人,期許民眾能透過熱門的路跑活動,拉近與自閉症者的距離。 藝人響應關懷 李聖傑說,自己也曾參與關懷自閉症者的活...
閱讀詳情 »男子來往剛果 4度感染瘧疾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35歲中年男性,曾多次前往剛果出差,6年內第4度感染瘧疾。專家表示,瘧疾是全球最普遍的傳染病,儘管國內瘧疾已根除50年,但仍有零星境外移入病例,建議國人前往流行地區,1個月前應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預防用藥。 國內唯一抗瘧戰士 台灣根除瘧疾屆滿50年,疾病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