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你試看看嗎?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 你試看看嗎?

7:00:起床。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早上5:22―7:00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種能引起心髒病的物質含量較高,因此,在7:00之後起床對身體健康更加有益。
打開檯燈。 “一醒來,就將燈打開,這樣將會重新調整體內的生物鐘,調整睡眠和醒來模式。”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說。
喝一杯水。水是身體內成千上萬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必需物質。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補充晚上的缺水狀態。

7:00―7:20:在早飯之前刷牙。

“在早飯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齒的腐蝕,因為刷牙之後,可以在牙齒外面塗上一層含氟的保護層。要么,就等早飯之後半小時再刷牙。”英國牙齒協會健康和安全研究人員戈登·沃特金斯說。

7:20―8:00:吃早飯。

“早飯必須吃,因為它可以幫助你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營養師凱文·威爾倫說。早飯可以吃燕麥粥等,這類食物具有較低的血糖指數。

8:30―9:00:避免運動。

來自布魯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早晨進行鍛煉的運動員更容易感染疾病,因為免疫系統在這個時間的功能最弱。步行上班。馬薩諸塞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運動的人患感冒病的機率低25%。

9:30:開始一天中最困難的工作。

紐約睡眠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人在每天醒來的一兩個小時內頭腦最清醒。

10:30:讓眼睛離開屏幕休息一下。

如果你使用電腦工作,那麼每工作一小時,就讓眼睛休息3分鐘。

11:00:吃點水果。

這是一種解決身體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個橙子或一些紅色水果,這樣做能同時補充體內的鐵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

12:30:在麵包上加一些豆類蔬菜。

你需要一頓可口的午餐,並且能夠緩慢地釋放能量。 “烘烤的豆類食品富含纖維素,番茄醬可以當作是蔬菜的一部分。”維倫博士說。

13:00―14:00:午休一小會兒。

雅典的一所大學研究發現,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鐘或更長時間,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髒病死亡的機率會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

這樣做可以穩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間喝些酸牛奶,有利於心臟健康。

17:00―19:00:鍛煉身體。

根據體內的生物鐘,這個時間是運動的最佳時間,舍菲爾德大學運動學醫生瑞沃·尼克說。

19:30:晚餐少吃點。

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晚飯應該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質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嚥。

20:00:看會電視或學習。

這個時間看會兒電視放鬆一下,有助於睡眠,但要注意,盡量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這會影響睡眠質量。

22:00:洗個熱水澡。

“體溫的適當降低有助於放鬆和睡眠。”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吉姆·霍恩教授說。

22:30:上床睡覺。

如果你早上7點起床,現在入睡可以保證你享受充足的睡眠。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 你試看看嗎?
任何試圖更改生物鐘的行為,都將給身體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35年之後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一、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二、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三、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五、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六、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記住身體健康作息時間表,安排好你的生活,讓你的人生豐富多彩!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 你試看看嗎?

推薦文章閱讀:

10個紓壓妙招,不用大吼大叫也不用放聲大哭就能紓壓的好方法!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033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阿琴嬤高齡74歲,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因此常去按摩針炙。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就醫。病程進展飛速,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

閱讀詳情 »

2022.4.9更新【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2年4月9日為止,已經有85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年1月21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不適症狀,需要專業醫師進行完整的評估與診斷,才能抽絲剝繭、對症下藥。但兒童用藥劑量絕對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完整評估、適當用藥、精準劑量」等都是兒童用藥安全的重要關鍵。 感冒藥物有限制  年齡有別不混用 臺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孩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露營活動興起,成為時下最熱門的旅遊方式,最近天氣漸漸暖和,許多營地一到假日就爆滿,想要悠閒的在郊外度過假期,親近大自然的同時,應當心恙蟲附著叮咬。 夏季流行疾病 恙蟎叮咬成病 依據疾管署網站統計,110年感染恙蟲病292例,111年截至日前則有26例,雖然南投縣今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