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復健取巧 小心反使肌肉退化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中風後復健對於日後行動能力的恢復非常動要,而且應把握中風後三個月黃金期,積極進行;不過,臨床上竟有1名70多歲老太太,因中風緣故,導致單腳肌肉無力,雖經復健長達3個月,已能藉由拐杖行走,但卻因取巧,利用膝蓋打直的省力方式走路,導致磨壞膝關節,肌肉再度退化。

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宜瑾指出,膝蓋打直走路的方式若養成習慣,不但難以矯正回來,長期下來,恐使症狀惡化,導致復健更加困難。

一般人走路時,膝蓋會處於輕微彎曲,並利用肌肉收縮維持,但中風患者因肌肉失去力量,喪失行動能力,就必須仰賴復健,幫助回復正常走路;吳宜瑾說,復健過程較易痠痛,許多患者無形間會出現將腳打直、膝蓋往後頂等錯誤姿勢,這時關節結構造已卡住,長期下來,不但關節會磨損退化,甚至會連帶出現下背痠痛、肌肉無力、韌帶拉傷等情況。

物理治療師吳宜瑾進一步說明,要避免錯誤的走路方式,其實在家就能自行練習,若為較嚴重的患者,則可躺在床上,將枕頭置於腳膝蓋下,讓膝蓋微彎,並試著讓腳離開床面,練習抬腳,若為可活動的患者,則可利用登階上樓梯的運動,幫助鍛鍊肌肉。

復健須經歷長時間的過程,除了每天勤做練習,家人也應給予支持和協助,幫助患者盡早恢復生活品質;吳宜瑾呼籲,復健過程中,若有痠痛等現象,就必須休息後再繼續,且應依照自己的狀況,加強運動強度,循序漸進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798

相關推薦

番茄含有較多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有機酸除了保護維他命C不被破壞外,尚可軟化血管、促進鈣、鐵元素的吸收,説明胃液消化脂肪和蛋白質,這是其他蔬菜所不及的。番茄甘、酸、微寒、入肝、脾、腎經脈,其功效可、消除疲勞、增進食欲、提高對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番茄中亦含番茄素,有抑制細菌的作用。亦含有可...

閱讀詳情 »

✿錯誤一:認為魚吃得越多越好。魚的脂肪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故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增強記憶、保護視力、消除炎症頗有益處。但食魚並非多多益善,魚的脂肪酸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它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長期過量食魚,可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種自發性出血,如腦溢血。✿錯誤...

閱讀詳情 »

   黑木耳不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還具有很多食療功效,因而常吃黑木耳好處多。比如黑木耳具有補血、減肥、清腸等作用,還對冠心病、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頗為有益。下面為大家介紹吃黑木耳的好處。1、優質天然補血品黑木耳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葷”和“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