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九個問題測出你有沒有帕金森病

九個問題測出你有沒有帕金森病
九九重陽,有長久長壽的含意,人們將這一天定義為老人節,代表着對健康長壽的執着追求。但是,與衰老相伴而來的各類疾病卻絆住了老年人邁向健康的步伐。老掉牙、老眼昏花、帕金森病、中老年前列腺癌……隨着年齡的增加接踵而來,其中,很多都是環境污染及飲食生活習慣不當所致,還有很多疾患原因不明。但是,隨着醫療手段的進步,在當下,我們可以通過相應的醫療檢查手段,儘早揪出並預防這些惡疾,只要及時治療,老年人照樣可以活出健康和活力。

統計數字顯示: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中,帕金森病患病率高達1.7% ,廣州發病率略高於全國水平,並呈逐年升高趨勢。而且目前帕金森病患者誤診情況嚴重。專家提醒,得了帕金森病也有藥可醫,只要早診斷早治療,可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帕金森病常被誤診為 頸椎病、抑鬱症

帕金森病由於症狀多樣,表現程度也不同,經常會被誤診。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科副主任王青教授介紹,帕金森病如果沒有肢體顫抖的症狀,僅表現為僵硬,動作慢,很容易被誤診為頸椎病,在他的病人中就有被診斷為頸椎病的,做了牽引、針灸、甚至進行了手術,還沒好,最後輾轉到了神經內科就診才被明確診斷為帕金森病。

抑鬱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有的老年患者變得和家人交流少,越來越消沉,被誤以為得了抑鬱症,結果吃了大半年的抗抑鬱藥,等到身體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才被診斷為帕金森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數據顯示,中國帕金森病患者出現相關症狀後,就診時間平均延遲半年以上,近半數患者需要超過一年的時間才能獲得確診;即便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治療率也不到40%。

早期藥物治療可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帕金森病疾病早期進展很快,到了晚期發展反而變慢了,所以,如果能在早期就積極治療,不僅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狀,還可能延緩疾病進展。

由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編寫的《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2014版)首次強調,帕金森病應儘早診斷、儘早治療。帕金森病是有藥可醫的,對於早期早髮型患者,指南推薦的藥物包括有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如普拉克索等,單藥小劑量使用,不僅可以改善運動能力,而且可以延遲和減少運動併發症的發生,同時對帕金森病伴隨的抑鬱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測一測

九問揪出帕金森

 

王青介紹:“帕金森的早期表現主要是行動開始變慢,常見患者刷牙比以前慢,另外有的患者表現為聞不出味道,還有的患者經常做惡夢,在夢中拳打腳踢等等。”

目前國際上比較通用的是帕金森病篩查問卷由9個問題組成,老年人可以問自己以下這9個問題,每個問題如果回答“是”就計1分,如果超過3分,建議您馬上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1.你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嗎?

2.你寫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變小了?

3.有沒有人說你的聲音和以前相比變小了?

4.你走路容易跌倒嗎?

5.你的腳是不是有時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樣抬不起來?

6.你的面部表情是不是沒有以前那麼豐富?

7.你的胳膊或者腿顫抖嗎?

8.你自己系鈕子困難嗎?

9.你走路時是不是腳拖着地走小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交通事故是顏面骨骨折的主因,且以機車事故佔多數,尤其在交通事故發生的顏面骨骨折,又以以下顎骨骨折為大宗。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口腔外科林楠瑾醫師表示,臨床上,要開刀的案例約有六至七成,近幾年也從最初閉鎖式復位手術,轉為難度較高的開放式復位,藉由骨釘骨板固定,幫助術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60多歲男性(案477),長期於南非工作(前次自台灣出境時間為2016年11月),與7月27日公布之案460、案461一同自南非返國,7月25日入境。男自南非返國確診 住院隔離治療指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期接獲許多家長投訴,新型菸品趁著暑假在社群網站、電商平台等密集進行交易,可至便利商店直接取貨,甚至捷運出口也可面交,讓孩子輕易就能取得電子煙、加熱菸。台灣拒菸聯盟揭露,這些新型菸品為躲避法律取締,以軟糖、果凍、貼紙、潮T等有繽紛色彩的物品為代號,恣意在網路上販賣,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8歲張女士,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歷經四胎自然產,在最後一胎生產時,醫師曾有告知,子宮有些微下垂的問題;近期,張女士在洗澡的時候感覺好像有東西從下面跑出來,同時在小便時不是很順,趕緊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就診,診斷為骨盆脫垂導致尿道出口阻塞,經微創手術重建骨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