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排尿不順、感覺器官要從陰道掉出? 當心是骨盆脫垂惹禍

排尿不順 感覺器官要從陰道掉出? 當心是骨盆脫垂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8歲張女士,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歷經四胎自然產,在最後一胎生產時,醫師曾有告知,子宮有些微下垂的問題;近期,張女士在洗澡的時候感覺好像有東西從下面跑出來,同時在小便時不是很順,趕緊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就診,診斷為骨盆脫垂導致尿道出口阻塞,經微創手術重建骨盆,術後恢復良好,不再有脫垂的症狀,三個月後膀胱功能更顯著改善。

骨盆脫垂盛行率約為十分之一 常合併下泌尿道症狀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吳晉睿醫師說明,骨盆脫垂的盛行率約為十分之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懷孕生產時,曾造成骨盆損傷,或者是因體重過重、做粗重工作等,導致骨盆受力過度,在年紀漸長、韌帶逐漸退化時顯現出症狀。

此外,也會合併下泌尿道症狀,其中以漏尿及尿道出口阻塞最為常見。所謂的下泌尿道症狀,泛指頻尿、夜尿、漏尿、急尿等四大常見症狀,這些互相重疊,患者往往會合併數種狀況同時出現。

骨盆脫垂輕微會漏尿 嚴重恐使器官掉出來

吳晉睿醫師進一步指出,骨盆脫垂輕微時,病患可能會因為膀胱支撐不穩定產生漏尿的症狀。若是脫垂的情況嚴重,陰道內的組織與器官可能會掉出來,這時候膀胱與尿道被拉扯而產生出口阻塞的症狀;病人會因解尿不順而導致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始終有餘尿造成後續尿路感染與頻尿不斷,大幅降低病人的生活品質。

保守治療以提肛運動為主 症狀嚴重則需手術介入

骨盆脫垂的治療,保守的方式有知名的提肛運動,又稱凱格爾運動,吳晉睿醫師強烈呼籲,婦女重視骨盆健康,尤其是近幾年健身風氣大盛,希望女性不要練了核心、四肢,卻忽略骨盆底肌群的強化;若症狀嚴重到需要手術介入時,建議與醫師詳細討論,不論是經由微創內視鏡進行懸吊手術,或是經陰道進行陰道穹窿懸吊,都有長期研究證明療效。

【延伸閱讀】

科技輪椅大不同 行動不便長輩買菜、接孫子更順心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深耕彰化,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陳映澄 10年用「心管」好您的健康 !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三高患者都得仰賴藥物控制病情,其中許多慢性病的用藥一次就得同時服用多顆藥丸,若又有合併其他疾病,藥量就得提升,為了患者能方便服藥,部分藥廠改變藥品劑型,讓原本服用三次藥品的患者,僅需一天服用一次即可,幫助患者減少對藥品依賴以及忘記用藥等困擾。 長效劑型有限制 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高溫炎熱的天氣,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幅增加,尤其是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6大高危險族群,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防熱傷害要訣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年約六十歲的張先生這幾年開始有一些動作上的遲緩,包括了手顫抖、僵硬、平衡協調障礙,漸漸臉部也有僵硬的情況出現,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以及生活品質,前往就醫治療後被確診為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病 恐從30歲就開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程智表示,帕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許多運動健身器材是為年輕人所設計,對銀髮族或是中風的患者來說則負擔過大,一不小心還有可能造成運動傷害。台灣廠商有感目前市場少有替老人家打造的運動器材,特別推出一款椅式腳踏車,讓行動不便者也能舒適運動。因為獨有的恆速模式,讓銀髮族使用起來更順手、更安心,符合人體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