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耳、濕耳有什麼不同?90%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乾耳 濕耳有什麼不同?90 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圖翻攝自hehuancui.com 下同

 

你有定期在清理耳垢嗎?由於耳朵不像牙齒一般,所以很多人並沒有固定清潔的習慣。在耳屎日積月累下造成一些人直至聽力漸漸降低或是出現耳鳴的情況,這才意識到要趕緊清理阻塞耳道的耳屎。

事實上耳垢又俗稱耳屎,是人類和一些其他哺乳動物外耳道內部內垢腺體分泌的蠟狀物質和外耳道皮膚混合後的產物。主要作用是為了保持耳道清潔,防止昆蟲和細菌侵入,以及抑制真菌生長。因此只要在不妨礙健康的問題之下,醫生們大多建議不必清耳垢。

乾耳 濕耳有什麼不同?90 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日前,在reddit論壇上有位網友W00dzy87分享他挖耳屎的過程與成果,讓無數看到照片的網友們,一致認為這實在太噁了!網友W00dzy87透露,當時他覺得耳朵裡有耳屎在裡頭翻滾,所以先到浴室處理。一開始他拉長了了耳朵,在洗臉盆上用力的跳晃自己的頭,看看耳道裡的耳屎能不能掉出來。就在網友W00dzy87賣力的跳晃下,耳道裡的一坨坨耳屎就這樣掉在了洗臉盆上。

 


儘管有不少耳屎掉出來了,但網友W00dzy87還是覺得耳朵有點癢癢的,於是他伸出了右手食指進行了挖耳朵的動作,不挖還好,一挖竟然挖出了一大坨黃黃又濕濕的"東西"。

乾耳 濕耳有什麼不同?90 的人都不知道!沒想到他用食指「挖耳朵」後,竟挖出了一大坨...
而這一坨"東西"也讓原PO嚇了一大跳,想不到耳朵裡竟然住著「一坨屎(耳屎)」,看來定期的清理還是很重要的!


一般人的耳垢分為乾燥及濕黏兩極,依小編的淺見看來,原PO應該是濕性耳垢:黏稠、黃褐色至暗褐色物體!由於濕性耳垢不像乾性耳垢可自動的推移出耳道脫落,所以在清理上困難度較高,最好的辦法就是定期到耳鼻喉科給醫生處理,以免清潔不成而誤傷了耳膜。分享出去,提醒周遭的人要小心注意為妙!

VIA hehuancui.com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全球知名的漫畫「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作品,故事描述在一個有巨人的世界中,人類與其對抗的故事。劇情中的巨人以特殊能力的不同取名,有高達60公尺的超大型巨人;全身是毛的獸之巨人;還有能夠製造硬質化武器的戰鎚巨人等,其中還有一個女巨人,先不論為何性別可以當作特殊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新冠事件雪球般不斷膨脹,不但機師每日確診數,家屬也有染病與抗體陽性個案,昨(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遭問,航空機師同樣具有高感染風險,指揮官陳時中承諾將會討論,今(29)日宣佈,第1類與第3類資格同住者,與所有醫師機構工作人員與同住者,都可以接種公費AZ新冠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新冠事件不斷擴大,截至昨(28)日已有9位機師確診、2位機師血清抗體陽性、3位家屬染病,今(2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除1名華航諾富特飯店員工外,再確診2名本國籍醫師新冠陽性(案1121與案1122),另外,再檢出1名華航機師血清抗體陽性,確認1家5人都接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花蓮報導】鄭小姐因感覺頭部劇烈疼痛而到院就醫,檢查發現是腦動脈瘤破裂,且出現水腦及血管痙攣等問題,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李建輝醫師帶領醫療團隊,前後利用栓塞、放置引流管、抗痙攣藥物等手段積極治療,目前鄭小姐恢復情況良好,已順利出院。 40歲的鄭小姐工作是婚禮主持人,今年2月中突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