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工肛門有損尊嚴? 豬哥亮曾因此拒絕治療腸癌

人工肛門有損尊嚴? 豬哥亮曾因此拒絕治療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豬哥亮罹患大腸癌後,多次傳出病危消息,最新消息指出,已經轉移到台大安寧病房。事實上,豬哥亮早在3年前就得知自己罹患大腸癌,卻遲遲不肯開刀,如今演變至癌症末期,不願開刀的原因除了想多拍點戲、多存錢,也因為開刀位置接近肛門,認為裝人工肛門有損自尊,一度拒絕接受治療。

人工肛門的問題其實都能克服

人工肛門又稱為腸造口,顧名思義就是在腸子的位置,也就是肚皮上(通常位於左下腹)做一個切口,以利糞便排出體外。過去有些新聞報導人工肛門可能造成糞便或臭味外溢,讓很多需要進行手術的病患感到憂心,其實這些問題都能克服。

灌腸、活性碳除臭 人工肛門不可怕

排便習慣是可被訓練、被制約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魏柏立建議病患可利用晚上洗澡時灌腸,在訓練一段時間後,人工肛門會因有灌腸(刺激)才排便,而灌腸的操作非常簡單,也有專業造口護理師可到府教導。異味則可透過造口袋上的活性碳過濾掉,至於腸鳴或放屁的聲音一般人都會有,不需太過在意。

人工肛門多暫時性 若不治療恐致腹膜炎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許希賢補充,有些大腸癌病患因腸道嚴重阻塞,無法順利排便,醫師會考慮先做暫時性的人工肛門,等到治療告一段落後,再視情況移除。

魏柏立副院長提醒,若患者因逃避人工肛門而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因出血量太多而貧血,或惡性細胞跑到腹腔而產生腹水。此外,腸癌也會讓腸子局部變厚、變硬,進而讓腸道管徑變小,造成腸道阻塞,除了影響正常進食外,甚至可能讓腸道破裂,導致糞便進入腹腔演變成腹膜炎,後果不堪設想。

可和醫師討論 如何照顧人工肛門

許多大腸癌患者擔心之後要裝人工肛門,因此不敢就醫或放棄,怕從此擺脫不了糞臭四溢的窘境,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此時家人的正向想法最重要,建議家屬多試著和患者理性溝通,和醫師商討如何將人工肛門對生活造成的不便降到最低,並調整及適應維持健康生活的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由藝人江宏恩代言大賣的「日夜塑崩」,因為樹大招風,在網路上接連被不肖業者仿冒;越來越多消費者投訴,在網路一頁式廣告上買到「假貨」,體重不減反增,而且還有暈眩、心悸的後遺症!正牌業者緊急報警處理,還硬起來和假貨宣戰,祭出「打仿方案」;業者表示,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即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021年媽媽育兒大調查顯示,94% 家長表示照護0-3歲嬰幼兒時最擔心寶寶生病,寶寶身體不適而哭鬧,不僅增加照護者的心理壓力,也大幅影響家人日常作息,「如何為寶寶建立原生免疫力」是多數家長最關注的課題。婦幼診所莊佳韻醫師解釋,母乳具有多種抗體、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一般年輕族群施打新冠疫苗將可打疫苗!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各解種疫苗醫療院所,最後1瓶達到6人施打可開封,降低疫苗類費,開放診所作候補名單,除優先順序族群外,也可以是未開放民眾。 疫苗殘劑討論多日,指揮中心原一直保持口徑,最後1瓶殘劑應按施打資格製作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日前雲林一名母親,21日施打完疫苗回家後,哺乳餵食2個月大的女兒,但22日一早發現女嬰猝死。女嬰母親認為,女兒死因與疫苗有關,希望能獲得重視,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22日表示,女嬰死亡應該與疫苗無關,應該為千分之一機率的嬰兒猝死症候群;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也發表聲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