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伴身障兒成長 父母先學「3要」

伴身障兒成長 父母先學「3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臺北市政府社會局104年統計指出,臺北市未滿12歲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兒童有2896位,占比前三名分別為自閉者、多重障礙者、智能障礙者,分別占29%、19%和16%。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心理師羅子琦表示,要陪伴身障兒童成長,應該要「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因此提醒家長謹記「3要」,包括要勇於表達、要尋求資源、要積極參與等,幫助孩子快樂一同成長。

羅子琦透露,基金會關懷的身心障礙兒童的家長,當中有5成曾感到心力交瘁,有3成曾出現想自殺的念頭,顯示這群用生命在陪伴慢飛小天使的兒童,也亟需關心自己的身心狀況。常見的壓力,包括對孩子疾病的不了解、全職照顧小孩帶來的經濟壓力等,容易讓家長產生負面情緒。

為了陪伴身障兒持續向前行,建議父母要勇於表達,說出自己和家庭的需要,避免將責任交由單獨一方來承擔,多讓親友了解孩子狀況,更有機會得到接納和協助。要尋求並善用社會資源,幫助家長更認識孩子的狀況,做出有益的決定,並幫助孩子有效學習。要積極參與,可多參與家長團體,一同交流經驗,並為自己保留一些時間來鬆弛身心,勿因孩子而忽視了自己的需要。

羅子琦說,若家長發現自己出現易怒、憂鬱、緊張等負面情緒,或持續的感到疲憊、失眠,甚至有自我傷害的想法,應該尋求心理專業人員或醫師的協助,可就近到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進行心理諮詢。若有相關問題,可電洽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關於身障兒的醫療資源,可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專線(02)25553000轉2851。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96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低風險的心房顫動患者增中風風險,醫籲每年接受中風風險再評估!臺北榮總副院長陳適安團隊日前研究發現,心房顫動確診1年後,約有16%患者的中風風險值會上升。團隊建議原本低風險的心房顫動患者,至少每年需要接受中風風險再評估,病患必需服用口服抗凝血藥物以預防中風發生。心房顫動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天氣變化大,流感疫情難降溫,安南醫院社區暨預防醫學科主任蔡忠紘表示,儘管施打疫苗無法完全杜絕流感或讓人不感冒,但可以讓老人、慢性病患等高危險族群,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發生與死亡率;呼籲上述免疫力差的族群接種疫苗防疫。年長者或免疫力較差的族群更要留意搭配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多吃高纖與全穀類食物,可降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大腸癌和其他慢性疾病風險!世衛委託的一份研究顯示,多吃膳食纖維的人,可降低上述疾病的死亡率達15-30%,每天食用的膳食纖維每增加8克,心臟病、糖尿病和大腸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下降5-27%。研究建議,每天應攝取25-...

閱讀詳情 »

迎接豬年來到,趕走惹人厭的臉部4個小惡魔,除去臉上肌膚鬆弛、乾燥、暗沈、皺紋等困擾,就是要煥然一新!保養品中經常含有多酚成分,像是茶多酚具有較佳保濕與抗氧化力,可適當補充水分並鎖水,形成肌膚彈力網;而抗氧化作用,可抑制黑色素形成,有效對抗肌膚老化問題。到底有哪一些多酚明星是打擊肌膚惡魔的好幫手,來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