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住1至3樓 增心肌梗塞風險

住1至3樓 增心肌梗塞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住低樓層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國內研究發現,1至3樓的PM2.5濃度,較中高樓層高出20%,人體長期吸入空氣汙染,容易增加動脈硬化風險,進而提高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

根據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鄭尊仁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國內PM2.5標準是每立方公尺15微克,但大台北地區平均濃度超過20微克;進一步研究分析發現,居住在1至3樓的住戶,平均比4樓以上住戶暴露量增加10至20%,推測與交通汙染及揚塵有關。

另外,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蘇大成長期觀察居住在台北的689名中年人,結果發現,長期暴露在PM10、PM2.5的環境下,其頸動脈中皮層增厚3至4%,代表懸浮微粒暴露會造成動脈硬化。

蘇大成強調,PM2.5是細懸浮微粒,人體吸入後可直接穿透肺泡、溶入血管,引起動脈硬化、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則建議,國內應下修PM2.5的建議值,應比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10微克,或是美國的12微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159

相關推薦

林先生是位年約40歲的科技新貴,多年來一直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最近睡一半更時常驚醒,胃酸逆流加重,渾身都不舒服,為了先解決睡眠問題,林先生在朋友介紹下,來到成品牙醫診所進行睡眠檢測,診斷意外發現,其實林先生的胃食道逆流加重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   另一位高伯伯年近60歲,長期服用高血壓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北部已經開始天氣劇烈變化,雖然中南部仍然是有陽光天氣,但越接近11月氣溫也會開始轉涼,當北方鋒面來到,早晚溫差變大,很多人開始有共同困擾,就是皮膚開始過敏非常癢。有時會大塊皮膚發紅,看醫生吃藥擦藥也很不容易好。其實皮膚不是汽車鋼板,進廠維修就會馬上好,當皮膚損傷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恩愛了快30年,近來爸爸不斷懷疑媽媽外遇,吵到快離婚了!」陳小姐的爸爸55歲,近幾個月來老是懷疑媽媽有「小王」,甚至叫媽媽去死,媽媽不甘心被誣賴,氣到要離婚。就醫經檢查診斷陳姓男子是早發性失智合併嫉妒妄想,兒女們得知結果瞠目結舌,他們認為爸爸才55歲怎麼可能失智?6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肥胖是種慢性疾病」,呼籲應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危害也與國人息息相關,癌症(惡性腫瘤)是蟬聯多年國人10大主要死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