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一定要知道!小米黑米好處多! 17種五榖雜糧的養生功效!(歡迎分享)

你一定要知道!小米黑米好處多! 17種五榖雜糧的養生功效!(歡迎分享)

1、小米:性味甘、咸,微寒,具有滋養腎氣、健脾胃、清虛熱及安眠等功效。

2、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之功效。長期食用黑米可治療頭昏、目眩、貧血、白髮、眼疾及腰腿酸軟等症。

3、糙米:能預防動脈硬化、糖尿病,防治便秘,且具有解毒的效用。能強肝健體,消除疲勞和焦躁不安,提高記憶力及生殖能力,預防不孕、早產及流產等症,還能預防老年人的骨軟化症及腰膝疼痛等症。

4、米皮糠:味甘辛,性平,無毒,主治噎嗝和腳氣等症。

5、玉米: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脾、止渴消腫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玉米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高血壓、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發生,並具有延緩細胞衰老和腦功能退化及預防癌症等作用。

6、高粱:性味甘、澀、溫,無毒,具有和胃健脾、止瀉等功效。可用來治療食積、消化不良、濕熱、下痢和小便不利等病症。

7、小麥:味甘,性涼,入心、脾、腎經,具有養心、益腎、除熱及止渴之功效。

8、大麥:性味甘、咸、涼,有和胃、寬腸、利水的作用。可輔治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及燙傷。大麥芽性味甘溫,有開胃消食、下氣及回乳之功效。

9、蕎麥:性味甘平,具有下氣利腸、清熱解毒的功能。一些學者認為,蕎麥因含鈣、鎂、鐵、維生素B2和蘆丁等有效成分,對於高血脂症及因此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疾患,具有預防保健作用。

10、燕麥:燕麥自古入藥,性味甘、溫,具有補益脾胃、滑腸催腸、止虛汗和止血等功效。適用於病後體弱、便秘及難產等病症。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燕麥不但能抑制老年斑的形成,而且具有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優良的保健食品。

11、番薯:性味甘平,無毒,具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和通便的妙用。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番薯內含有類似雌激素的化學物質,可保持人體皮膚細膩,延緩人的衰老。

番薯中含有黏蛋白等有機成分,能增進健康,防止疲勞,使人精力充沛並可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膽固醇排泄,減少心血管脂質沉著,對降低心血管的發病有明顯作用。番薯的抗癌作用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專家羅列的20種抗癌食品中,番薯被排在第一位。

12、黑豆:性味甘平,是一種清涼性滋養強壯藥,具有祛風除熱、調和下氣、活血、解毒、利尿及明目等功效。自古以來,我國歷代醫學家多用黑豆治療腎虛陰虧、腎氣不足等症。

13、赤小豆:性味甘平,具有除熱毒、消脹滿、利尿、通乳及補血之功效。主治心腎臟器水腫、腮腺炎、膿腫膿血和乳汁不通等症。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赤小豆含有皂甙類成分,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作用,能解酒、解毒,對於腎髒病和心髒病,均有一定療效。

14、綠豆:性涼味甘,無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水消腫、潤喉止渴、明目降壓、清膽​​降胃和止瀉等功效。可以治療暑天發熱及傷於暑氣的各種疾病,以及水腫、丹毒、痘瘡、無名中毒、食物中毒和熱毒下痢等病症。

15、蠶豆:具有養胃、祛濕、利腑、補中益氣、澀精和實腸等功能,可用於治療水腫及慢性腎炎等疾病。

16、黃豆:性味甘平,具有益氣養血、健脾寬中之功效。

17、豌豆: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和中益氣,利小便、解瘡毒、通乳及消腫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指出,豌豆中含有赤黴素AZO和植物凝集素等物質,這些物質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還可以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了解了這十七種雜糧,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吃不同食物。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什麼?『馬鈴薯生汁』可以治療癌症!

什麼是馬鈴薯生汁?怎做?看這篇!(歡迎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55714

 

相關推薦

1天1式保健康!整脊美體自救操 擊退肩頸腰痛,改善血液循環,提升代謝免疫,重現年輕體態! 你知道嗎?其實90%的人都有駝背現象! 腰痠背痛、血液循環不良、代謝低下……各種健康問題,都是起因於駝背! 整脊美體一次到位,1天1式就有感!本書精心設計一套整脊美體伸展操,只要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為了因應民間推動實物銀行的訴求,擴大社會安全網的照顧,行政院通過「社會救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將函請立法院審議。衛福部表示,為因應民間推動實物銀行的訴求,建構地方政府可彈性因地制宜推動實物銀行服務模式,強化社會救助體系擴大照顧弱勢對象,因而擬具「社會救助法」部分條文修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曾任大法官的許玉秀教授照顧失智症媽媽近八年,這期間,她曾經帶媽媽去德國的教堂欣賞巴哈聖誕神劇,也曾帶媽媽到台灣的國家音樂廳欣賞音樂表演; 但是,卻受到不同的對待,令許教授感慨萬千!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民眾應營造瑞智友善社會,鼓勵失智者及家屬走出來。許玉秀教授的媽媽罹患失智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第50屆金馬大典風光落幕,今年不僅歷屆影帝、影后出席踴躍,眾星雲集,璀燦星光堪稱華語影史上之最,就連收視率也創新高。走過半個世紀的金馬獎,不僅是不少電影人生命的轉捩點,對許多人來說,更是一部有如人生電影般的記錄片;不過,這些陪伴演員們一同成長的觀眾也不禁發問?這些影星們怎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