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健常識你的水喝夠了嗎|魅麗雜誌

保健常識你的水喝夠了嗎|魅麗雜誌

別以為喝水只要咕嚕咕嚕灌下肚就好了,該怎麼喝、什麼時候喝、喝多少……可是一門大學問!

人可以三個禮拜不吃東西,卻無法三天不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平衡,是維持健康及美麗的首要條件。常聽到一句廣告詞「沒事多喝水。」但你知道嗎,水不是喝愈多愈好,如何正確補充足夠的水分非常重要,什麼時候該喝水?水到底喝夠了沒?在對的時機喝對的水,才能有效補水,讓身體更健康!

保健常識你的水喝夠了嗎|魅麗雜誌

早上一杯水  美容排毒

 一天之間最重要的飲水時機,便是早上第一杯水,它也被稱為美容水、排毒水。夜晚睡眠時,人體會通過尿液、皮膚、呼吸等消耗大量水分,起床後身體處於缺水狀態,第一杯水可補充因代謝失去的水分,增加血容量,稀釋高濃度血液,促進新陳代謝,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

別渴了才喝水

口渴,是人體自然的生理反應。然而,這個反應是人體水平衡失衡發出的警訊,當我們感覺口渴時,多半已經開始有輕微脫水現象,身體的功能已開始下降。為了讓身體機能保持在最佳狀態,最好養成時時喝水的習慣,不僅是為了解渴才喝。

運動前、中、後都要喝水

大多數人習慣運動完了才補充水分,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在運動前、中、後都要喝水,並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運動前喝水能使身體血液中水分充足,運動時血液流動才會更順暢,供應肌肉與細胞充足的氧氣與養分,也可避免中暑;運動中時,最好每十到十五分鐘補充一次水分,讓身體保持最好的狀態;運動後,可以喝點蜂蜜檸檬水,裡面的糖分、維生素及鹽類能修復與重建肌肉組織,幫助恢復體力。

小口慢慢喝水

 喝水的方式也很重要,最好能小口小口慢慢喝,讓身體細胞有充足的時間吸收水分子,保持身體水分平衡。猛然喝水,恐怕會增加腎臟負擔,不但容易嗆到、吞進太多空氣造成腸胃不適,甚至會快速沖淡血液濃度,導致「水中毒」!

常溫下開水最解渴

盛夏烈日炎炎,很多人都喜歡來一杯冰涼的飲料,但事實上冰水卻很傷脾胃,也可能造成腹瀉或身體狀況失調,若想要降溫解渴,略低於體溫的涼水最適合,將煮沸開水放置室溫自然冷卻後的溫度,最容易被人體吸收,也能迅速解渴。

瓶裝水盡早喝完

許多人會購買市售的瓶裝水飲用,常常直接口對瓶口直接喝了起來,這時容易將細菌帶至瓶口處,若未喝完,在炎熱的天氣及無防腐劑的環境下,細菌將大量繁殖,因此打開瓶裝水後要盡快喝完,也不要重複使用同一個瓶子喝水。

 保健常識你的水喝夠了嗎|魅麗雜誌

 

更多精彩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82/7月號】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隨著醫療的進步以及民眾就醫越來越便利,雖然國人平均壽命延長,但也伴隨不少問題,多重疾病帶來了多重用藥的問題,但病人只有1個,卻必須依病情需求分別掛號至各專科,因此各科之間的醫療訊息、藥物資訊的傳遞十分重要,才能讓各方專業不中斷的回歸到病人身上。 1名82歲的曾先生,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公費流感施打首日,約施打39.9萬劑!昨(5)日公費流感施打開跑,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僅1天就施打將近39.9萬劑,65歲以上長者施打20.8萬人,施打人數最多;其次是50至64歲中高齡族群居次,施打10.1萬人,比對去年逐批開打首日相加共20.2萬人,今年公費流感首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可曾想過,反覆的心理壓力除了造成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外,其實也會造成生理上慢性全身疼痛?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陳志成研究員,與轉譯醫學學程博士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洪志憲主治醫師共組研究團隊,找出纖維肌痛症可能的致病機轉及關鍵抑制劑,未來可望應用於纖維肌痛症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台灣新增3名境外移入新冠病例,都是台灣籍民眾,分別為2名30多歲男性(第519例與第521例),與1名20歲多歲女性(第520例),分別由美國與法國回台,3人都因出現疑似症狀,在機場採檢確診,3人共有46名接觸者,當中28人列居家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