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倡導抗癌新方法!各國出奇招數預防癌症

在國外,各國倡導的一些抗癌新方法,或許值得我們藉鑑:

倡導抗癌新方法!各國出奇招數預防癌症

美國

生活習慣能抗癌

美國知名腫瘤學家戴維·阿格斯教授

我們大部分時間處於“患癌狀態”,即突變的基因經常導致細胞異常,只不過在健康的人體中,這些異常被及時停止了。通過過去20年的臨床試驗與癌症病人護理經驗,我總結出幾個出人意料的抗癌習慣。

1.不穿高跟鞋。發炎是人體的自愈過程,但長期發炎則可能導致心髒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並增加癌症風險。比如穿一些不舒服、不合適的鞋子會增加發炎機率,分散人體修復突變基因的“精力”。而具有緩衝、支撐作用的鞋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感染,降低患癌風險。

2.打流感疫苗。另一個降低感染水平的方法就是注射流感疫苗,預防感冒。2010年《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發表的研究稱,每年註射流感疫苗可以預防心髒病發作。我通過分析這項及其他類似研究表示,兩週持續發炎可增加很多疾病的風險,包括肥胖、中風以及癌症。

3.不亂服保健藥品。多項國際研究曾指出,很多人認為維生素E可以對抗有害的自由基,但是消除自由基並不見得就是好事。人體也需要創造自由基攻擊癌變細胞。

4.運動是抗癌基礎。抗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避免久坐不動。久坐不動可以升高甘油三酯水平、血糖水平、血壓等健康指標,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

5.嚴格遵守作息規律。每天吃飯、睡覺遵守嚴格的時間可以將身體的壓力降至最低。如果經常提前或滯後2—3小時,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水平會突然升高,引發荷爾蒙變化。

新娘都做乳癌篩查

法國

近年來,法國政府全力推廣癌症篩查,其中力度最大的就是針對乳腺癌的篩查。從1998年開始,法國政府提供乳腺癌篩查服務這項服務不僅是在醫院設立篩查中心那麼簡單,有些城市在結婚登記時,會給你一個藍皮文件,內容涉及如何預防乳腺癌,以及如何去醫生那兒做相關檢查,同時建議法國新娘,都要去做乳癌篩查。

從2004年起,法國衛生部門和國家癌症研究所正式發起全國運動,鼓勵所有“50歲至74歲的法國女性”來查體,這些女性每隔兩年就能免費享受一次全面的乳腺癌篩查。檢查者可以自己電話預約,有些地區到了一定時間還會給你發“邀請信”,告訴你該檢查了。

參加篩查的同時,醫生還會提供很多飲食、運動、自檢等方面的有益建議。此外,前列腺癌、大腸癌、宮頸癌……凡是篩查效果明確的癌症,法國都進行了全國篩查行動,提醒人們參加,極大提高了早診率。

戒菸能贏汽

加拿大

在抗癌領域,加拿大起步早,動作大,成效卓著。該國防癌協會早在1938年起就開始資助癌症研究,在1941年,確診的加拿大癌症患者僅有25%的存活率,2001年這一數據已突破60%。

由於投入大、持之以恆,加拿大近年來在抗癌領域成果斐然。僅2011年,加拿大防癌協會就公佈了“癌症研究十大突破”。而對於預防,加拿大發揮的是“慈善抗癌”的精神、國民和企業樂善好施的傳統,利用一切機會進行抗癌募捐。一些有條件的省也為抗癌提供支持,在加拿大全國10個省、3個地區中,目前已有安大略、魁北克、馬尼托巴、卑詩和愛德華王子島共5個省對少女提供免費的宮頸癌疫苗注射,預防效果高達98%。

為鼓勵全民參與抗癌,加拿大各地還舉辦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活動,如加拿大抗癌協會在安大略省連續7年舉辦了“戒菸贏汽車 ”抗癌比賽,凡年齡超過19歲的該省居民,在前一年度每週吸煙超過1次、持續超過10個月者都可報名,報名者如果能自當年1月3日8點—3月31日23點59分不吸一根煙,就有機會抽取最新款的福特牌小汽車和其他豐厚獎品,2012年的比賽目前正火熱進行中。

英國

全民一起走路

2011年,英國政府發布了新的抗癌計劃《改善治療結果:抗癌新策略》。該計劃認為,40%患癌的英國人都和生活方式有關。在癌症預防方面,計劃書認為吸煙依然是癌症的首要誘因,排在第二位的因素,男性是果蔬吃得少,女性則是超重。

要改善這一現狀,除了戒菸,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有效預防乳腺癌、腸癌等癌症的發生。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公佈的一項科學實驗成果顯示,人們每天進行至少半小時的適當運動,如走路,就可以預防癌症。近期,該基金會在英國就發起了“一起走路”運動,鼓勵人們和家人及朋友一起進行戶外運動,培養他們養成每日走路等適度鍛煉的習慣。因為步行,可使人的心跳微微加速,也會使人進行更多的深呼吸,這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同時,體育鍛煉還可以有效地控制體重,減少因肥胖帶來的致癌風險。該基金會科學部副主任雷切爾·湯普森博士表示:“人們不必每天去健身房,只要在上下班途中走路,或者在公園裡散散步,就會有效地預防許多癌症的發生。”

醫學專家最後建議,對於癌症治療,需要通過撥付專項資金促進抗癌藥物的普及流通,讓每個人都能便捷地購買抗癌藥物。其次,改善化療手段、質量也很重要。

 

倡導抗癌新方法!各國出奇招數預防癌症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林同學,某次在籃球比賽中跳耀,因著地不穩不慎扭傷膝蓋,後續兩個月,不僅行走時常感到膝蓋內側疼痛腫脹,甚至也感到膝關節卡卡,得需休息一下才能伸直,就醫後檢查,確診為膝內側半月軟骨破裂。半月軟骨受損 恐埋下肌肉萎縮危機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官法全醫師指出,半月軟骨是位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泌乳素血症多發生於年輕女性,是臨床上常見的腦下垂體疾病,通常前期會出現生理期不規則情況,一旦泌乳激素濃度飆高到300 ng/ml以上,就恐有乳漏情況,影響日常生活。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怡文指出,高泌乳激素血症並非惡性疾病,若經核磁共振未出現巨泌乳素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希望讓民眾端能有夠透明醫療費用資訊,同時合理化收費狀態,衛福部健保署6月8日公告8大類自付差額醫材價格上限,遭到醫界強烈砲轟,總統蔡英文直接標達關切,部長陳時中允諾重新召集各界討論,健保署24日發出新聞稿,廢止6月8日公告,未來朝向各醫學會自行制訂「極端質」管理。 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5歲張伯伯,因右臉頰感到刺痛且紅腫,起初先至急診打消炎止痛針,也赴診所拿特效藥,但症狀遲未好轉,直到耳朵異常疼痛無法入眠,某天早上發現無法控制嘴巴肌肉,右眼也閉不起來,「有如小中風的症狀」而到醫院就診;發現帶狀皰疹侵犯第七、八對腦神經,但因沒能及時治療,即便藥物治療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