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傾聽孩子「心聲」 有心雜音需要治療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傾聽孩子「心聲」 有心雜音需要治療嗎?

孩子感冒發燒,就醫後醫師發現有心雜音,許多家長會非常煩惱,是不是代表心臟有些隱性疾病產生呢?出現心雜音需不需要治療呢?

有心雜音不代表有心臟病 反之亦然

豐原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林聖哲表示,有心雜音不代表有心臟病。超過30%的兒童會在就醫時被醫師聽到無害的心雜音。心雜音又分為功能性心雜音及病理性心雜音。兒童發燒、感染或焦慮時會產生心雜音,3~7歲的病人最容易被聽到。另外,無害的心雜音也會因發燒、興奮或運動增強。

而病理性心雜音通常是心臟疾病的徵兆。這些心臟異常包括心臟腔室的隔間有破洞、瓣膜狹窄、瓣膜關閉不全有裂縫或其他構造上的缺損。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可能聽不到雜音或是雜音很不明顯,另外像是急性心肌炎、心肌病變等心臟病也常是沒有心雜音。因此,沒有雜音並不表示絕對沒有心臟病。

心雜音需要治療嗎?

林聖哲醫師醫師表示,對於嬰幼兒的身體檢查,除了仔細地聽診,以分辨功能性和病理性雜音外,尤應謹慎注意其他有關的徵兆。有時醫師會做個簡單、無痛、非侵襲性的心臟超音波檢查,以決定心雜音可能代表的意義,以及其對心臟功能的影響。

心雜音會好嗎?

林聖哲醫師醫師表示,無害的心雜音並不具有特別的意義,也不會傷害孩子。家長應避免對孩子採取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

兒童處於擔心害怕的情緒下對其自我形象會有負面影響,無形中也會影響人格發展。當孩子有疑慮或害怕時,父母可以向他們解釋心雜音並不表示他的心臟有問題。事實上,隨著成長的過程,無害的心雜音會愈來愈少,且通常會完全消失。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春節期間,憋尿族出籠!45歲張太太,與家人開車返鄉團圓,仍然躲不過塞車的情況,由於返鄉心切,路途中休息站皆未下車,一進家門又趕緊進廚房幫忙,等到可以上廁所時才發現小便疼痛而且一片鮮紅。醫師提醒,人體膀胱有一定的容量,長時間憋尿可能引起泌尿方面疾病。  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現代人普遍工作忙又常外食,部分民眾因擔心營養不均衡,藉由維他命等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抗過勞;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13年統計,台灣人一年吃掉的保健食品達1095億元,可蓋1.5棟台北101大樓。但董氏基金會提醒,保健食品不是人人適宜,更不是多多益善,多項研究顯...

閱讀詳情 »

來自德州農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 現,孩子們之所以選擇吃蔬菜的原因,以及他們會在什麼時候選擇吃蔬菜。在小學生食品消費習慣的調查中,統計了近8,500名學生餐盤浪費的數據後,研究人 員發現,至少存在一種以上影響孩子吃蔬菜是否吃得比別的東西還多的可變因素,那就是盤子裡的其他食物。 當蔬菜配上其他不那麼美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民間有一說法,認為喝酒會臉紅是肝功能和代謝好;不臉紅的可能根本沒代謝。到底正不正確呢?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指出,事實恰好相反喝酒臉紅不是保護色,而是「警告色」!依據史丹佛大學研究,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罹食道癌風險提高14倍,比一般人更須節制,最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