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先生以為臉上長的是痘痘,十年後卻發現...不要再輕忽「它」了,後果很可怕!

為什麼青春痘塗藥都好不了?甚至凸起物的表面會脫皮,而且泛紅反覆出血?小心,可能不是青春痘,而是皮膚基底細胞癌作怪。醫師提醒,基底細胞癌的外觀與青春痘相似,所以容易被忽略。對於不確定的凸起物,如果超過3個月未消失,且表面不時出現變化、出血時,應儘快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先生以為臉上長的是痘痘,十年後卻發現...不要再輕忽「它」了,後果很可怕!
不確定的凸起物,如果超過3個月未消失,且表面不時出現變化、出血時,應儘快就醫治療。(圖片翻攝自網路 左中山健民寶拉珍選)

 

1名60多歲男性,在十多年前鼻子左側就出現一顆凸起物,以為是青春痘,不以為意,放任他不管。最近發現卻發現,天氣冷熱交替變化時,凸起物的表面就會脫皮,且泛紅反覆出血,趕緊就醫檢查後,化驗結果竟然是一種皮膚癌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 約86%發生在頭頸部

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病變細胞主要是來自表皮基底層,或毛囊最外層細胞。發生率大約為每年每10萬人中有數百人,好發於50至60歲,白種人較黃種人常見。而生長於其他部位的皮膚基底細胞癌則相對少見,且主要以女性患者偏多。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指出,基底細胞癌生長速度緩慢,不會突然變大,有些外觀與青春痘相似,易被忽略。發生原因可能與照射過多紫外線,或是接觸到游離輻射、砷有關。好發於常被陽光照射的部位,像是頭、頸、鼻子、臉、耳、四肢等,約有86%發生在頭頸。

 

那麼,要如何分辨臉上長的到底是青春痘還是細胞癌呢?

 

基底細胞癌與青春痘差別

1.出現3個月以上仍沒有消失。

2.表面皮膚可見細微的血絲,或是有時會流血。

3.當天氣發生變化時,溫度落差大,陰晴不定,腫瘤表面也會有變化,出現泛紅或是脫皮。

 

如果你臉上也有久不見消去的青春痘,先別急著緊張,趕緊跟醫師教的這3點對照一下,如果真的還是不放心,建議還是去給醫生檢查是最安全的。

 

 

預防痘痘小提醒:

1.一天洗兩次臉,保持清潔是重點

2.使用無致痘性潤膚霜

3.避免觸摸你的臉或突出的青春痘,因為手部細菌很多

4.避免過度的使用護膚產品

5.保護你的皮膚免受太陽照射

6.注意吃的東西,不可太油膩

7.多喝水

8.每周使用一次去角質護理和面膜,幫助皮膚新陳代謝

 

(文章來源 華人健康網wikiHow

相關推薦

華航機師染疫案擴大延燒,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機師在本土感染機率不小,而華航內部可能早就暗藏好幾波「隱形傳播鏈」。不過,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他同意有隱形傳播鏈,但「這些傳播鏈似乎都斷掉了」。 華航機師案染疫人數擴大,黃立民今天受訪時表示,機師除了可能在外站染疫,本土感染機率也不小。他...

閱讀詳情 »

華航機師陸續爆出確診名單,其中1名機師檢驗出抗體呈陽性。該名機師的一雙兒女就讀桃園市西門國小,1人檢出陽性反應,1人檢驗出陰性反應。目前機師的一對兒女都已在家隔離中,但求慎重,2個班級的學生從今天開始自主停課一週,5月5日恢復上課。西門國小也將採取線上教學方式進行補課,後續衛生局也將安排學生進行抗體...

閱讀詳情 »

記者金仲達/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重創各地觀光業。隨著感染源不明的病例出現,企業擔心員工面對面接觸會增加群聚感染風險。為免出現一人中標以致全公司被隔離的情況,目前不少大型企業都改採遠距辦公或是分組代理人制度,避免業務停擺。新的內部通信系統乘勢而起,帶動新一波「行動辦公室」。 目前不少企業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今(28)日驚傳有學生染疫,校方一早僅表示「以官方公告為準」,引發揣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回應了,相關學生染疫個案不會公布校名,但能透露的是,屬於境外移入個案,是在居家檢疫期滿後採檢,並未進入校園之內,外界不必過度緊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召開例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