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童高血壓易被忽視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bykst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糖尿病過去一直被認為老人病,但現在越來越多兒童跟壯年人也有糖尿病的問題。高血壓越來越普遍,原因是有越來越多的肥胖兒童。

專家說不是父母的醫生,就是孩童的小兒科醫師忽視這問題的嚴重性,因為這很有可能帶來永久器官的傷害。很多兒童的高血壓問題常被忽視,或者沒有被醫師認真看待。美國國家健康署(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公布的指南指出,孩童應該從三歲開始每年都量一次血壓。通常孩童的血壓會低於成年人。對成年人來說,血壓若高於120/80毫米汞柱被視為高血壓前兆。
兒童高血壓易被忽視
依據美國麻州總醫院的報告,在所有3到18歲的兒童中,有3.4%的小孩有高血壓前兆,還有3.6%的小孩已經罹患高血壓。最近的一項報告,竟然發現美國費城的國中學生和高中學生的運動員中有20%的運動員體重超標,還有24%的運動員已是肥胖,還有幾乎15%的學生運動員有高血壓的問題。

成年人若過胖,有超過30%的男性和23%-30%的女性都有高血壓。但是若這情況發生在未成年人身上,大家都會習慣忽視它。很多小兒科醫師根本不會在病歷上作註記,或是沒再繼續追蹤這個問題。小兒高血壓未被重視的主要原因是很多醫師沒有足夠知識來處理小兒高血壓的問題,但是越多人重視,這問題也就做容易被解決。因為現在美國越來越多診所都使用電子病歷,醫師想必可以更容易追蹤小孩過去到現在血壓的變化,也就可以更容易發現問題。

家長有時也要對小兒高血壓負責任。很多家長並不認為小孩肥胖是問題,也就不會帶孩子去看醫生。另一個困難點在於[白袍恐懼症],只要小孩看醫生是因為害怕而緊張,血壓量起來一定比平常時候高,增加量血壓時的困難度。

如果小兒高血壓的問題未被處理,最終可能會造成中風、慢性心臟病。肥胖也會造成腎臟疾病、肺部疾病、賀爾蒙失調、睡眠中止等等全身性的失調。但是除了疾病可以用藥外,最難根治的可能是[肥胖],這只能靠著改變生活習慣才能解決。醫師飲食上也要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加重青菜、水果等高纖食物,還有脫脂牛奶。還要減少飲食中的鹽分,建議每天30-60分鐘的有氧運動。

但是,孩童不像大人,可能無法一下承受太巨大的改變。對此,小兒科醫師也建議循序漸進,先設定較低的標準,讓小孩不要一下太挫折,達到目標後更有動力繼續向前。

參考資料:
High Blood Pressure in Children

相關推薦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並自13日開始鬆綁部分管制,但遭民眾質疑標準不一,行政院長蘇貞昌9日承諾將隨時調整、滾動檢討。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12)日說明,院長已指示各部會盤點精進措施,具體方案要由指揮中心統一公布對外說明。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13日起適度鬆綁管制,包括餐廳有條件開放內用,然而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新冠疫苗開打,目前預計最快7月16日開放到第10類對象,但優先接種對象的順序公平性,卻引發還打不到的民眾屢屢質疑,前幾類對象不斷「解壓縮」被額外塞進更多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宣示接下來整體疫苗施打政策將以「不再增加類別為原則」好快速往年輕...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王聿瀠 程子奕 李新琳/台北報導 鴻海、台積電與上海復星宣布完成多方合約,購買千萬劑BNT疫苗捐贈給政府,價格曝光,卻引來前立委黃國昌開酸「陳時中明明還說眼睛從沒看過31、32美元這種價格」。對此,陳時中下午亦回嗆黃「我以前的眼睛沒有辦法看到現在的結果啦...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新琳/台北報導 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3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數字都在低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直言,近期每日確診個案數在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