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初心之色

初心之色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初心之色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色彩密碼,掌握密碼,

就能瞭解如何跟別人相處,跟自己對話,能量越來越飽滿。

「能量色彩──初心之色」,是一套色彩能量老師張志雄依據個人陽曆與陰曆出生日,歸納出的能量色彩,可以作為檢視自己性格發展的工具,讓能量流動更順暢。

中西曆法最大的不同在於,西洋曆法是隨著太陽,陰曆則隨著月亮,張志雄用星座來比擬,「就像是太陽星座跟月亮星座的關係,陽曆指得是比較外在的部分,陰曆指得是比較內在的部分。另外一個層面是,陽曆是太陽,也就是白天的性格展現,屬於外出的、工作、與人相處與健康的狀態;而陰曆是月亮,代表下班回家之後,進入屬於自己的空間、生活與想法,所以我把它概略的稱為外在與內在。」

 

顏色能量

依出生日期人人不同

初心之色主要依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個顏色,加上無色的黑與白成為九個主要色彩,稱為自然界顏色的九大系列,「把每一個色系分成兩到三個,是按照人口的平均分配,還有出生日期的分布,跟我的案例統計有很大關係。除了七大系列之外,另外加上灰色系與咖啡色系,因為這兩個色系是白色與黑色加上了一點七大色系的顏色之後,變成灰與咖啡。同色系列的人,性格上會有七到八成相似度。」如果外在色系跟內在色系很接近,例如在同一個色系,或是隔壁一個色系,表示內外在越不牴觸,距離越遠則表示內外差異越大,而每個人白天夜晚的心境也會不一樣。

張志雄告訴我們,五官裡面,最常用的就是眼睛耳朵,但視覺最直接最快,「聽覺是音速,肯定比光速慢,而眼睛最先接收到的是顏色,其次才是形狀圖案與細節。色彩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最大。」

知道別人的初心之色,會更清楚對方的性格特質該如何相處。九大色系中紅色的人數最多,可以說紅色系人主宰著這個世界,「紅色特質也幾乎是人類最大的共通性,紅色系的人來說,最好身邊有多點顧問好友,因為要很細很細去觀察,才能說出每個人的獨特性;藍色系跟橙色系人數最少,對其他色系的人來說,可能會被認為是比較難搞擺平的人。」

初心之色的色彩,其實就是光,代表著能量,張志雄告訴我們,「不管屬於哪一個色系,能量一定會跟整個環境共振,所以當你觀察到自己的性格或是待人處事,跟顏色表上描述的不同時,很可能代表你的顏色能量被干擾了,或許是工作不順、或許是感情不和睦,也許金錢方面出問題,讓你沒有辦法表現出屬於這個顏色的人應該有的個性。比如綠色系的人,是屬於舞台上的人,如果你看到一個綠色系的朋友走進來,沒有讓你眼睛一亮,沒有神采飛揚昭示天下他的到來,那麼他最近一定處於能量不流動的狀態;紅色系的人走進門沒有讓你感覺熱呼呼的,沒有笑著很熱鬧,表示出問題了……任何色系都一樣,當本質不再或變弱時,運勢怎麼可能順怎麼可能迷人。就算是修煉的人,本性也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消失,任何色系都要把自己的本質好發揮出來。」

 

延伸課程:

私塾二,找出屬於自己的色彩能量

透過自己的出生日期找到屬於自身的色彩密碼,並運用色彩幫助自己了解生命的課題,找出命定中的鑰匙!

了解自身代表色彩後,如何有效的運用在工作及人際等生活周遭上呢?就讓專屬的色彩能量幫自己煥然一新,開啟幸福的未來!(課程包含互動體驗)。

活動詳情請上:http://www.camelia.com.tw/product_756783.html

 初心之色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04/5月號】更多精彩文章,請上魅麗FB

 初心之色

 

【本文出處:《魅麗雜誌104期 2016/05》。更多精彩,請上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早晚班,甚至大夜班,排班工作的人,其日夜顛倒,睡眠品質不佳,只有排過班的民眾,才知道其中的煎熬,而英國就有最新的研究指出,排班上班的人,會讓人體的生理時鐘錯亂,進而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日夜顛倒食慾大增 糖尿病跟著來 根據英國《職業環境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從事需...

閱讀詳情 »

還記得小時候耳熟能詳的《綠野仙蹤》故事嗎?它在講述著桃樂斯和機器人、稻草人及獅子一起追尋夢想的冒險故事,故事中機器人想要一顆心臟,稻草人想要一個聰明的頭腦,而看似兇猛的獅子卻希望能得到勇氣,因為牠是一隻膽小的獅子,牠一直在尋找勇氣,可是卻怎麼找也找不到…。   你可以為了你...

閱讀詳情 »

你有注意過自己是怎麼呼吸的嗎?一般來說呼吸分為兩種,一種是「胸式呼吸」,吸氣時胸腔向上起伏,空氣大多進入肺臟的上半部,屬於淺層呼吸;而另一 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腹式呼吸」,當吸氣時腹部凸起,吐氣時腹部自然凹下,這種呼吸能加強肺的下半部換氣,屬於深層呼吸。 「腹式呼吸法」相當受到推崇,不論是減...

閱讀詳情 »

運動不止讓你變瘦,還可以讓你心情變好,而現在有一項簡單的實驗做了證明。加拿大皇后大學的一項心理學實驗指出,運動過後人們會覺得周遭環境的威脅感降低,對於有焦慮傾向的人來說,可以感到多一些安全感與放鬆一點的心情,而這些運動不一定要多劇烈,走路或做瑜伽都可以。 該校臨床心理學博士候選人 Adam Hee...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