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剩菜「熱」還是「冷」的時候冰?我們都錯了好久…難怪總是拉肚子!!

剩菜「熱」還是「冷」的時候冰?我們都錯了好久…難怪總是拉肚子!!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一盤要保存,是直接放冰箱呢?還是放涼了再放冰箱?

網上有很多解答,一般的回答是:直接放冰箱增加了冰箱負擔,多耗電還損壞冰箱。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那到底為冰箱增加了多大負擔呢?

冰箱通過製冷系統的運轉把食物中的熱量帶走,從而把溫度降低,降到冷藏溫度後保持該溫度。需要帶走的熱量越多,冰箱的「負擔」就越大,所消耗的電也就越多。

冰箱的「負擔」並不僅僅取決於食物的溫度,而是取決於需要帶走的熱量。需要帶走的熱量由食物的溫度、比熱和總量決定。同樣一盤菜,總量是一樣的,為了簡化問題假設比熱不隨溫度變化而改變,於是需要帶走的熱量就由溫度決定。如果盤熱菜是80 °C,「放涼」之後是30 °C,而冰箱的冷藏溫度是5°C,那麼前者需要降低75 °C,後者需要降低25°C。

直接放進冰箱,給冰箱帶來的「負擔」是放涼了再放進去冰箱負擔的的3倍。等到降到冷藏溫度,二者就沒有差別了。

「3倍」這個數字聽起來挺大,但是一個很小的數字的三倍也還是很小。換一個角度來考慮:同時放入3盤放涼的菜,給冰箱帶來的負擔也是一盤熱菜的3倍——也就相當於放入一般熱菜。如果一個西瓜的重量是一盤菜的10倍,把它放進去給冰箱帶來的負擔要超過一盤菜的10倍(西瓜比熱比一般的菜要大)。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冰箱能承受一個西瓜,那麼就能承受一輛盤熱菜。如果放入一個西瓜就會造成你的冰箱「負擔過大」,那麼的冰箱大概是個偽劣產品。

熱菜放冰箱「損害冰箱」的另一理由是:熱菜會有大量水汽蒸發,然後凝結在冷凝管上,影響冰箱的運行。這是有理的,不過需要注意:冷藏食物的正確操作是密封(用保鮮膜封口就行)——這不僅解決水汽蒸發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防止細菌進入,減少食物變壞的風險。

簡而言之,熱菜直接放進冰箱,的確會增加一點冰箱的負擔,多耗一點電。為了替冰箱著想,把菜放涼有一點意義。不過,這個「一點」完全在冰箱的正常運作範圍內,並不值得擔心。

另一方面,把菜放涼了再放冰箱,會增加菜中的細菌數量。

首先,食物中有細菌,把菜做熟的過程中,高溫加熱殺滅了大部分細菌,但依然有一些頑強的細菌倖存下來。當我們把菜炒好,在空氣中放涼,空氣中還可能會有一些細菌掉在食物上。當食物的溫度降到60°C以下,就有細菌開始生長;溫度降到40~30°C之間,細菌的生長極為迅猛,有的細菌二三十分中就能增加一倍;一直降到7 °C,大多數細菌消停下來,進入「休眠」狀態,一些吃苦耐勞的細菌繼續生長。

更直接放進冰箱相比,熱菜在空氣中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放到「涼」。這樣,食物就會有更長的時間處在適於細菌生長的溫度。於是, 「先放涼再放進冰箱」的菜中,就比「直接放進冰箱」的菜中細菌要多。在冷藏的過程中,能夠繼續生長的「頑強細菌」也就更多,食物就壞得更快。

當然,如果菜在冰箱裡存放的時間不長(比如一兩頓之後就會吃掉),那麼「先放涼在放進冰箱」所增加的這些細菌,也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也沒必要過於糾結。但是,如果烹飪好的食物需要保存比較長的時間——比如有的人做一次吃好幾天,那麼細菌問題就必須考慮了。正確的處理是:趁熱密封,立刻放入冰箱!

轉載

本文引用自 今日頭條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你絕對會喜歡!!

美炸!「王思佳」頭戴鳳冠化身「武媚娘」,跪別父母淚崩!爸爸「一句話」讓她笑了...

她穿白紗好美啊!!(多圖)▼

剩菜「熱」還是「冷」的時候冰?我們都錯了好久…難怪總是拉肚子!!

「顏清標」兒子小6就戀愛,17歲奉子成婚,三結兩離,美妻因為OO始終離不開他…

大美人離不開他的原因是…

絕不是因為錢!!▼

剩菜「熱」還是「冷」的時候冰?我們都錯了好久…難怪總是拉肚子!!

今早拍下這張照片後,9點20分慘劇就發生了!!寶寶,一路好走…

小寶貝,一路好走…▼

剩菜「熱」還是「冷」的時候冰?我們都錯了好久…難怪總是拉肚子!!

相關推薦

      (翻攝自萬花鏡,下同) 當今社會,地溝油,瘦肉精,毒奶粉橫行,讓每一個上街買菜的家庭主婦心驚不已。 甚至有人認為當下食品店裡已經不存在沒有地溝油的店,沒有不賣瘦肉精的市場。如何才能真正讓人民買的安心,吃的放心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問題。那麼,在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癌症已連續34年蟬聯十大死因之冠,其中肺癌死亡率更高居所有癌症的第一位。因肺癌發生初期幾乎無任何症狀,70%以上患者被診斷為肺癌時,都已是中晚期,存活率相較其他癌症來的低,因此突破肺癌的治療瓶頸,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肺癌初期診斷難死亡率高 台灣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正值青春期的少年,雙腳容易出汗,導致常常有發臭現象,讓家長一度擔心是否身體出了問題,就醫檢查後,發現患者腳底屬於潮濕易出汗的膚質,且包括足底和腳趾處都可看線明顯淺凹,且合併病灶,雖沒有出現明顯傷口,但依據過往病史判斷,醫師確診為足底蛀蝕症造成。 罹患足底蛀蝕症 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開春了,但是天氣還是冷得不得了,一波波的冷氣團來襲,流感併發重症的病人不少;根據疾管署流感疫情統計,上週就新增320例,是近5年新高,而且都以中壯年患者為多;中醫師建議,民眾應服用補氣藥來提高免疫力,才不會容易罹病。 節氣應至未至容易讓人生病 中醫師全國聯合會秘書長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