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合併免疫療法 延長消化器癌症存活期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日前牛樟芝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其實,癌症病人藉由輔助性化療抑制術後腫瘤復發,針對胃癌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已可獲健保給付一年。根據林口長庚醫院進行的臨床研究發現,第二、三期胃癌病人,在手術切除後合併使用免疫調節劑(polysaccharideK,簡稱PSK),五年存活期達40%,可有效提升病人生活品質。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葉大森主任指出,化療會使癌症病人出現細胞毒性,尤其是有黏膜的細胞分裂快速,易產生嘴破、拉肚子等副作用,導致病人食慾不佳、精神不濟。其他常見因免疫力下降、食慾降低、骨髓抑制以及神經功能異常等副作用,如掉髮、嘔吐,都會嚴重影響病友治療意願,若透過免疫療法,可增加免疫球細胞活性,降低化療副作用。

早期胃癌以手術切除為主,葉大森主任說明,但在二、三期,建議術後須輔以化療。藉由合併免疫療法,可使病人免疫力獲得改善,提高存活率;林口長庚醫院於2001至2011年間,針對近千名胃癌二、三期病人,術後輔以化療並合併免疫療法,研究發現:僅用化療的病人,五年存活率只有30%;但合併免疫療法,可有效抑制癌症復發、腫瘤轉移,五年存活率可大幅提昇至40%。

針對台灣胃癌病人採用免疫療法,如:雲芝多醣體,目前健保局給付以一年為限;但反觀日本,免疫療法已廣泛運用在消化器癌症,特別是大腸直腸癌,因化療藥物含鉑金屬,產生的神經毒性易造成手麻等副作用,藉由免疫療法,可以大幅改善。

葉大森主任強調,胃癌若能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但台灣胃癌病人大多已出現腹脹、疼痛等不適才就醫,就診時已為第三、四期,治療效果相對降低;反觀日本,定期大規模的健康檢查,高達八成的胃癌病人能在早期接受治療。醫師建議,年過五十歲的民眾,最好是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以期能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66

相關推薦

以為灌腸就算排便乾淨?以為血便就是痔瘡?大腸瘜肉都會轉成癌嗎?胃腸科醫師自己也有大腸瘜肉,靠定期檢查、正視日常保健才是防癌之道 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大約有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閱讀詳情 »

(僅示意,左:圖片來源 右:圖片來源) (文轉自今日頭條) 1.健康女性的私處氣味 一個健康的女性,她的私處是什麼氣味?一般而言,女性常常會發現內褲上會有一些分泌物(白帶)的痕跡,而這些分泌物中大多含有大量的脫落細胞、一些黏液以及一些陰道本身的常駐細菌。在健康狀態下,這些分泌物和常駐細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45歲男性發現嘴巴出現小顆粒,就醫檢查後竟確診為口腔癌二至三期,進一步詢問才發現,患者從13歲開始因朋友好玩邀約,開始嘗試抽菸,不僅如此連酒和檳榔也都來者不拒,因此才埋下引發口腔癌的危險因子,悔不當初。 戒菸拒檳班 讓吸菸嚼檳者了解口腔癌可怕 為了幫助更多民眾能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牙齒的保健相當重要,不良的口腔健康除了影響營養的攝取外,嚴重還可能會影響全身健康,其實從小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做好飲食管理,就能維持牙齒健康,即使是身心障礙兒童也一樣。 愛吃甜食不刷牙 女童嚴重蛀牙 日前於牙科門診一位8歲蔣姓女童因牙痛求診,X光照射檢查後發現,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