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北榮跨國義診 泰北心臟病童獲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5歲的陳小妹妹(泰國名:LAKSIKA PHUENGDEE)為泰北孤軍後裔,她天生只有單一心室,雖然曾在六個月大時接受第一階段手術,但去年10月,北榮義診團到泰國時,發現陳小妹妹喘、發紺,且發育遲緩,需再次手術。經國際醫療中心及社工室的協助,陳小妹妹在今年2月11日,由外婆及父母陪同入住台北榮總,在台期間則由麥當勞叔叔之家提供免費住宿。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心臟內科李必昌主任表示,單一心室是一群先天性心臟病的統稱,範圍很廣,只要是剩下一個有功能的心室都算是單一心室,成因至今仍不清楚,可能與基因染色體異常或遺傳有關,發生率低於萬分之一,屬於罕見疾病的種。

不過,廣義的單一心室盛行率則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7-8%,也就是說,一萬個新生兒中大約有4-8位是廣義的單一心室患者,大多是以喘、發紺、發育遲緩症狀呈現,長大後會出現心衰竭、心律不整。

從陳小妹妹在泰國的病歷來看,雖然可以知道陳小妹妹是單一心室,但單一心室的那一種診斷還不明確。因此,來台後先由李必昌主任進行心臟超音波及心導管檢查,診斷為左心室雙入口,右心室發育不全,心室中膈缺損,大血管轉位。

台北榮總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吳飛逸指出,一般來說,先天性單一心室常規治療需分別接受三個階段的手術,第一階段為鎖骨下動脈至肺動脈瘻管接合,第二階段為上腔靜脈至肺動脈的接合,並將第一階段的瘻管移除,第三階段為下腔靜脈至肺動脈的接合。

經醫療團隊評估後,認為陳小妹妹心臟功能佳,肺血管大小正常及肺部壓力適宜,且考量泰北山區路途遙遠,來台就醫不易,便在2月19日一次施行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矯正手術,將上下腔靜脈不經心臟直接都接到肺動脈上,不僅明顯改善症狀,同時也降低陳小妹妹的手術風險並減少住院天數。

吳飛逸說明,整個手術歷經8小時,過程順利成功,術後陳小妹妹當天便拔除呼吸器,因血氧改善,發酣症狀也明顯改善,活力與食慾也都有很大的進步,3月6日便已出院,並計畫於近期內返回泰國,每年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即可。

北榮醫療團隊強調,陳小妹妹的發育遲緩有可能是發紺缺氧所引起,也有可能是基因染色體異常的關係,希望透過手術、改善血氧後,也能和其他同齡兒童一樣健康快樂的長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00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的李女士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已多年,雙膝疼痛導致生活品質降低,平時不敢出門,走路超過15分鐘就會開始疼痛不已,外出時無法上蹲式廁所,上下樓梯更是困難,影響她自行出門的意願。就醫接受注射玻尿酸、吃止痛藥皆無法減輕疼痛,故李女士尋求中醫幫助希望能減緩症狀。膝關節疼痛 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3歲黃女士八年前罹患乳癌,療程結束後,因諸多內外部因素未持續追蹤,直到近期出現下肢水腫、下背痛症狀,改赴亞大醫院檢查,赫然發現癌細胞竟復發並轉移至腦、肝、腎、骨頭等器官,人體宛如癌細胞培養皿,所幸癌症中心個管師團隊協助安排治療,並給予情緒支持,讓患者重拾抗癌信心。右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疫情邁入第3年,「隔離」、「居家檢疫」已成為所有人熟悉的事物。即使非返國旅客,在經歷過2021年5月的3級警戒後,大家對於在家防疫的生活都有更多認識;一般人可以在確實防護下, 短暫出門採購,其心理壓力不若被匡列者嚴重;那麼真的被匡列隔離的確診者,將面臨哪些壓力呢?近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農曆新年即將來臨,很多人會趁著連假不用上班上課的期間瘋狂玩樂,通宵打牌、熬夜追劇、徹夜打電玩……然而小心,長時間用眼,可能會造成眼睛乾澀、充血脹痛,或引發更嚴重的眼疾問題!尤其是隱眼族,往往因超時配戴導致角膜缺氧、水腫,甚至演變為角膜潰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