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被微糖騙了! 手搖飲含糖量恐與實際差很大

別被微糖騙了! 手搖飲含糖量恐與實際差很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愈來愈熱,不禁讓人想來一杯冰涼的手搖飲消暑,但你知道喝下多少熱量嗎?如選擇現場調製的飲料,因未標示全糖的添加量和該糖所含的熱量,消費者只能憑味覺來選擇糖的添加量,一不小心就容易攝取過量。食藥署提醒,不適合長期兒童食品的定義,是脂肪熱量占總熱量30%以上、飽和脂肪熱量占總熱量10%以上、鈉含量每份400毫克以上、額外添加糖所占熱量為總熱量10%以上。

限制添加精緻糖量規定 包裝食品正面營養資訊應標示

參考WHO建議,精緻糖類不可超過每日總熱量攝取10%為限,針對有「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訂出含糖量的限制,若產品配方中依每日建議攝取量所額外添加糖逾25克(每人每天熱量攝取2,000大卡計算每日糖上限二分之一),則不得申請為健康食品;若額外添加糖介於17至25公克,其外包裝應加註「本品依每日建議攝取量〇〇公克/毫升,所含外加精緻糖量達〇〇公克,請注意熱量攝取」,食藥署已輔導健康食品減糖目前核可的有效許可證約375件,都符合規定。

含糖資訊全都露 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食品禁止促銷、廣告

為了保護判斷力較弱的未滿12歲兒童,食藥署規定零食、飲料、糖果、冰品業者,在下午5時至晚上9時間,禁止於兒童頻道刊播廣告,並不得以取代正餐的表徵呈現,及禁止贈送玩具來做促銷;針對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的食品作定義:脂肪量占熱量為總熱量30%以上、飽和脂肪所占熱量為總熱量10%以上、鈉含量每份400毫克以上、額外添加糖所占熱量為總熱量10%以上。

此外,跟進歐美所採行的「醒目標示」措施,將熱量、飽和脂肪、糖、鈉,這4項與肥胖、慢性病有關的營養資訊,用簡易圖案標示於包裝的主展示面,幫助消費者做選擇。

對此,食藥署制定「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若業者未依規定標示,可處以新台幣3萬至300萬元的罰鍰;若是標示錯誤或不實,則可處以新台幣4萬至400萬元罰鍰。

【延伸閱讀】每天腹瀉二十次 蹲廁所彷彿蹲苦牢原來是這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舒/台北報導】許多產後媽媽發現自己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走路稍微急了點,會瞬間漏尿;有些婦女則是跟朋友聚餐時,既沒有跑跳也沒有咳嗽,突然間有尿意,褲底便出現微濕的情形,同時有異味滲出,使得社交開始退縮,也降低了生活品質與自信心。 產後媽媽態度冷漠 背後有難以啟齒的原因 婦產科醫師郭安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一名知名女星因罹患子宮肌腺症,連續多天在非經期內大量出血造成嚴重貧血,擔心有昏倒危險,因此緊急入院處理。知名婦幼診所韓健明醫師表示,子宮肌腺症一旦拖延,恐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臨床上曾有一位45歲的患者阿珮(化名),長時間飽受經痛及經血過多所苦,多年來每個月都需前往醫院...

閱讀詳情 »

24節氣調理手冊--12月 身心的時令變化 節氣 大雪:7日左右 冬至:22日左右 當季特徵 為年假做準備〈繁忙期〉、初雪、尾牙、聖誕節、工作收尾、返鄉 整體傾向 繁忙期的壓力、暴飲暴食、睡眠不足、焦躁感   撐到年假就好,先假裝聽不見身體的哀號 一如「師走」這個別稱,年關將至的十二月工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防疫期間許多人在家工作,很少外出,夫妻親密機會增多,以為有助於做人,卻緩不濟急!內政部統計數字顯示,迄10月底,出生人數累計12萬5636人,預估今(2021)年新生兒人數恐跌破16萬大關,生育醫學會調查發現,造成國人不敢生的關鍵在於「買不起房,沒辦法給孩子一個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