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吃對了,「心」就健康了!遠離心臟疾病,,請從3大重點做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吃對了,「心」就健康了!遠離心臟疾病 ,請從3大重點做起...

根據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全球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4大非傳染病死亡的人數,約占總死亡人數的82%,其中因缺血性心臟病死亡人數,高達740萬人排名第1位。

簡單、適量運動 改善心臟血管彈性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表示,除了人口老化及都市化外,造成這些慢性疾病的主因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今年度的世界心臟日主題「啟動健康心力量」,希望傳遞簡單、適量的運動概念,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以實際行動重新讓心臟充滿力量,藉此改善心臟血管的彈性,降低血管硬化的機會。

盜汗、牙齒、下顎疼痛 恐是心病徵兆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暨心臟學會秘書長蔡佳醍提到,有效的運動雖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但是已有心血管疾病之病患,更應該有「適量、簡單」運動的概念,若運動時出現胸痛、胸悶、喘以及盜汗等症狀,甚至有時牙齒、下顎疼痛就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

微調生活型態 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林俊立理事長進一步指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可透過調整生活型態,穩定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遠離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重新啟動健康「心」力量共有3大重點,分別為:

1)    「控制三高」 /

建議民眾需定期檢查量測血壓、血脂以及血糖,透過三高的控制,能夠強化心臟血管的強硬度,避免血管的阻塞,就能進一步防治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食

2)    「得舒飲食」 /

平日飲食以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可以多以全穀類、蔬果、選擇低脂乳、紅肉改白肉、吃堅果用好油的方針,且應吃「食物」而非「食品」。

3)    「適量運動」 /

健走對血管疾病有助益,規律適度的運動除了可以有效控三高,也可強化心臟血管的硬度,甚至可降低心血管阻塞。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家有未滿學齡5歲的幼兒,今年8/1起,育兒津貼將擴大發放2至4歲,每名幼兒每月可請領2,500元,第3胎以上幼兒每月再加發1,000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許麗娟表示,沒有就讀公立、非營利或準公共幼兒園,且家庭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沒有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調查發現,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3%),但與10年前比較,總失眠人口並未下降,尤其是高年長者和女性兩大群族,失眠比例都比以前高,許多民眾不知該如何正確使用安眠藥,尤其是特殊族群該注意什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運動對於減重瘦身與維持健康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的人真的想執行時,往往感到知易行難而放棄。如何讓運動持續下去,進而培養成為生活中自然的習慣,必須先對運動瘦身有正確的認知,使用有效率的方式,勿操之過急,給自己合理的目標與進度,在每一階段看到應該有的成效,就會有堅...

閱讀詳情 »

攝護腺癌在美國居於男性癌症首位,台灣近年因飲食西化也有逐漸攀升的趨勢。通常早期少部分的人沒有任何症狀,一部分的人會有尿急、排尿困難、尿流較小較細、會有尿不乾淨感覺、頻尿、夜尿、血尿或血精。若發生骨骼或腰背部疼痛、骨折或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神經的症狀時,則已進展致晚期階段。 建議45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