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東西不要獨鍾一味! 請提供身體多元的營養素 ~

文:白佩玉

受邀參加座談會或演講後的發問時間裡,有個話題的出現率特別高——「番薯和馬鈴薯,到底哪個比較好?」說真的,我都會反問:「誰規定番薯和馬鈴薯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只能有一種留在餐桌上?」在笑聲過後,我會很認真地分享我的觀念:身體需要的營養素非常多元,最好能從各種食物裡取得,而不是永遠單吃某一種食物。

年輕時,我也曾認為:「哪一種蔬菜的維生素最多,就盡量吃那一種」、「哪一種肉類的脂肪最少,吃那一種就好」、「哪一種油最穩定,把那一瓶買回家就行了」……。

隨著年齡增長,涉獵的營養學知識、認識的醫學專家越來越多,現在我很清楚,符合健康養生的飲食原則,就是不要太「情有獨鍾」——在不同季節裡,盡量吃當令的食物;有些食物的可食部位很多,就該充分利用來攝取更多樣的營養素;很多食物擁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的營養素,最好輪流吃,而不是獨鍾一味。

再者,現代人外食機率很高,飲食往往不均衡,許多人有補充營養品的習慣,最常聽到的,就是吃維他命和鈣片。天然維生素是健康之鑰,由於怕缺乏,因而吃掉大量的人工維他命,尤其是水溶性維他命,認為即使吃多了也會從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很多人不顧劑量,狂吃一通。然而科學家發現,補充過量的維他命C會使血液含鐵量上升,至於吃過量的鈣片反而使鎂流失,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心臟健康;又如補充適量的鉀有助於鈉的排出,但過量就會造成高血鉀症,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如果可能,請盡量讓飲食內容多元化,達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當所吃的食物種類和份量充足,天然營養素足夠了,就不必戰戰兢兢地補充過多的人工營養品。

話說回來,許多人主張多吃番薯、少吃馬鈴薯,因為番薯有助於排毒,所含有的維生素A、C和纖維質又勝過馬鈴薯;而另一派主張多吃馬鈴薯,因為它營養均衡,B群豐富又有微量元素,反倒是番薯容易引起脹氣。

我覺得這兩種食物都美味可口,各有其營養素和功效,沒道理不能輪流吃。在我家,地瓜常被洗刷乾淨,直接放入電鍋蒸,當做孩子的點心,或乾脆切塊煮成地瓜粥,提供家人熱騰騰的早餐。至於馬鈴薯,我習慣將它和咖哩配成對,以前孩子們住在家,我們每星期吃一次咖哩飯(我使用天然咖哩粉而非咖哩塊,避免攝取到過多的調味料和添加物),現在他們都住校,我和先生也常不在家,所以頻率改為每2週至少吃1次。咖哩不僅好吃,還能預防老年癡呆,這麼棒的東西當然要認真吃,連帶地,馬鈴薯也成了我家必吃的食物。

吃東西不要獨鍾一味! 請提供身體多元的營養素 ~

圖:資料圖庫

 

【本文出處:請按此;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吉品養生官方網站 www.gping.net》;歡迎按讚加入白佩玉-真食物的生活家 www.facebook.com/baipeiyu》粉絲行列 。文章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年導遊因疫情失業 轉行做保全「失志症候群」上身今(108)年四十八歲的阿龍(化名)是位資深國際導遊,去年買了人生中第一間房子,雖背負房貸,但因國際旅遊產業蓬勃,收入相當不錯,生活過得美滿穩定。沒料到今年突然爆發新冠病毒肺炎,各國陸續鎖國,國際旅遊受重創,公司最終不堪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威脅下,進出很多公共空間都要量體溫,最常見就是額溫槍,測量時間快速也不需要皮膚接觸,但額頭溫度很容易受到環境干擾,有時會不準確,如果是一般家庭就比較建議測量耳溫或舌下溫度,測量溫度會不容易受影響,較能顯示真實體溫。此外,如果孩子雖然只有微燒,但活動力不足,也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一旦確診罹癌後,即進入抗癌階段,為求精準用藥,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自費接受基因篩檢,才能研判是否符合「標靶藥物治療」及「免疫細胞療法」,但癌友需自費的金額從4至15萬元不等,財力受限的情況下,個人化精準醫療服務並非適用於每個患者。   恩主公醫院癌症中心顧問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喝水好處多,足夠的水分能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更是塑身和養顏的好幫手。但許多易胖體質的人,總覺得自己連喝水都會胖,到底問題出在哪?德國科學家發明提出的「8杯水減肥法」,指的是每天在特定時間喝8杯水,一個月就能瘦下5公斤,快來看看究竟要怎麼喝才能輕鬆瘦!每天8杯250c.c.的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