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呼吸方式不對 肩頸肌肉易疲勞痠


 更新日期:2011/10/06 01:07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呼吸姿勢不對,小心引起肩頸痠痛!中醫師賴佳君指出,很多上班族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筆記型電腦,久而久之,就會不由自主聳肩、臉貼向螢幕,呼吸時肺部只用到上面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很容易影響肺部空氣交換、流通,原本只是輔助呼吸的肌肉群「反客為主」,活動量大增,結果便造成肩膀痠痛、胸部肌肉僵硬,各種慢性疲勞症候群症狀也一一浮現。

 

賴佳君醫師解釋,正常呼吸是運用胸腔負壓原理,由橫隔膜帶動整體呼吸動作,正確姿勢應該是肩膀自然下垂,下巴微收,眼睛視線低於平面十到十五度,就是古人所謂「眼觀鼻、鼻觀心」,一分鐘呼吸頻率約十二到二十次,如果一分鐘呼吸次數超過二十次,呼吸就會顯得急促、短淺,身體吸入氧氣不夠,就可能發生缺氧,像斜角肌、胸鎖乳突肌原本是輔助呼吸動作,當呼吸方式不對,這些肌肉很容易疲勞、痠痛。

 

想知道自己的姿勢正不正確,可摸一摸脊椎線條,平常脊椎應該呈S狀,頸椎稍微向前,胸椎向後,摸起來應該有條弧線,一旦脊椎被拉直,就可能胸悶、呼吸不順,肋骨間肌肉也會比較僵硬、不舒服。

 

當肌肉、骨骼位移、受到損害,該如何治療?賴佳君醫師表示,醫師多半會運用推拿、針灸等方式讓肌肉、骨骼各歸其位,氣血就會比較通暢,肌肉疼痛、腫脹、肩頸痠痛等現象也會逐漸獲得改善。不過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真正解決之道還是在維持自然呼吸方式,平常姿勢也要正確,否則失眠、疲倦、胸悶等症狀還是可能一再復發,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為了活下去,我每天摀著鼻子把營養飲品灌進嘴巴裡!」78歲的吳蔡女士三年前診斷罹患肝癌,做了四次栓塞治療,每次術後全身疼痛,沒有食慾,東西吃進去就吐出來,體力愈來愈差。家人曾經想讓她嘗試標靶藥物,避免身體再受折磨,但因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無奈只能自費。近日聽聞健保署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 1名媽媽產後因長期抱小孩,導致大拇指近手腕處出現持續性疼痛,不但無法抱小孩,就連扭毛巾都無法使力,就醫檢查後確診為媽媽手;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職能治療師王峙雄指出,媽媽手多發生在中年婦女或生產後的媽媽身上,主要是因用力時姿勢不正確,或長期過度用力有關。 長期提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人的一生約三分之一都在睡眠中度過,有良好的睡眠品質相當重要。但台中1名40歲陳先生,體型微胖,晚上睡覺打鼾聲很大,甚至會突然中止呼吸,讓老婆擔心不已。陳先生自己也說,雖然每天睡眠時間都在7個小時以上,但入睡不易,睡眠品質不好,白天工作時無精打采。在妻子的陪同下,陳先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大陸冷氣團帶來霾害,全台懸浮微粒指標幾乎超標,呈現「紫爆」等級;根據門診觀察發現,近期嬰幼兒過敏人數增加3成以上。醫師指出,許多家長以為幼童外出戴口罩、在家開空氣清淨機,就能降低過敏機率,其實從小哺餵母乳才能有效預防。 霾害易誘發過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