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啥米!其實人可以健康的活到120歲!醫生是無法治病的,真正做的是「這件事」...

從未病的概念就知道自癒力有多重要,自癒力是指維持體內平衡的能力,又稱之為自我修復能力、復原力或恢復力等,也可以稱為自我調整的能力,是在人體內的超強能力。

自癒力會因個人及年齡的不同而產生差異。感冒或外傷的治療時間,之所以會因為年齡出現很大的差異,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雖然每個人的自癒力會因天體質而不同,但經過後天訓練也有提高的可能。

遺憾的是,自癒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據說自癒力的功能會一直持續到120歲,換言之,人類其實可以健康的活到120歲。年輕的時候即使生活不規律,身體也不會出現大太的問題;一旦到了4、50歲,身體可能就會越來越不聽使喚。日本有句諺語說:「四十歲之後,要照自己的規律來生活。」諺語中的規律,可以解釋為自癒力。

在本章,我想先簡單扼要的說明一下,疾病的治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想請各位先回想一下,怎樣的狀態稱為生病?當體內平衡失衡,無法恢復原來的狀態、甚至出現惡化的趨勢,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可能遲早會有生命危險。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提高自癒力,增強身體本來的復原能力,讓體內平衡回到正常的狀態。

啥米!其實人可以健康的活到120歲!醫生是無法治病的,真正做的是「這件事」...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以感冒為例,人感冒時應該要立刻停止工作,讓身體保持溫暖,同時補充水分和營養,此時讓身體好好休息,是恢復健康的最佳方法。換言之,要治療疾病其實不一定要靠醫生。當然,如果是像我先前提到的急性硬膜外血腫,就非得靠醫生幫助不可,因為如果沒動緊急手術,患者一定會沒命。

我在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醫生所做的,不過是為病患創造出可以順利啟動自癒力的環境,身體的疾病不是靠醫生治癒的。即便是急性硬膜外血腫,醫生能做的也只有取出血塊而已,除此之外其實什麼也沒做,治癒的主導者還是病患本人。如果出血速度很快,光靠身體的自癒力無法應付,醫生的職責就是爭取更多時間,讓自癒力順利運作。

因此,身為醫生,我要坦白告訴大家,醫生是無法治病的。不是只有我這麼說,無論哪位名醫,對於無法挽回的情況還是束手無策,如果病患本身的自癒力不足,即使華陀再世,也無法讓病患康復。

又例如肺結核,在以前是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致命疾病,如今隨著抗生素的普及,已經受到控制。肺結核過去一直都被視為絕症,如今卻彷彿被施了魔法般可以治好,難怪病患會把幫他們注射盤尼西林的醫生當成神了。

醫界不斷戰勝各種傳染病,看在大家的眼裡,也難怪會以為是醫生治好疾病

的。但事實上,醫生只是藉由提供抗生素,營造出讓病患康復的環境罷了。最後

還是要靠病患自己提升身體的營養狀態,才能戰勝結核菌。

現在只要一感冒就去看病的人已經不多了,理由之一是「小感冒不需要看醫生」的想法,已經深植人心,因為大家都知道只要讓身體保暖,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養分,讓身體好好休息,大約二、三天感冒就會痊癒。

在我小時候,感冒被視為是萬病之源,延誤就醫的話,可能會引發支氣管炎或肺炎,因此一定要趕快看醫生,到醫院注射退燒藥劑、領取抗生素、胃藥或退燒藥。今天看來,這根本就是浪費醫療資源。

 

啥米!其實人可以健康的活到120歲!醫生是無法治病的,真正做的是「這件事」...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90%的病自己會好!:哪些病其實不必吃藥?如何用小習慣啟動自癒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大是文化》粉絲團】

相關推薦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經多項認證核可用於治療腋下多汗及狐臭問題的非侵入miraDry清新微波,近年在各大論壇掀起一波波的口碑熱潮,近日加上藝人阿Ben、小可親身體驗後大推,使得才一入夏,國內「清新門診」預約諮詢量便迅速一位難求,為避免不肖業者趁機以水貨牟利,miraDry原廠更積極提倡3秒辨認真偽的方...

閱讀詳情 »

首先我們應該需要先了解運動所造成肌肉痠痛的原因 運動引起的肌肉痠痛可以分為:急性與慢性肌肉痠痛   一、急性肌肉痠痛 肌肉在運動中或運動剛結束後的一段相當短的時間內發生疼痛。急性痠痛與作用肌用力時形成血流的中斷有關,在缺血的情況下使得代謝產物無法清除,而堆積在肌肉中,進而刺激到痛覺受納器...

閱讀詳情 »

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接受《TVBS看板人物》主持人方念華專訪,分享四年來擔任公職的心路歷程,以及未來在中央研究院要從事研究的內容。陳建仁提到,人生價值的金字塔有四層級,第一層是追求金錢財富、第二層是追求名譽聲望、第三個層次就是權位權勢,第四層其實就是公共服務。他表示從信仰中得到很好的啟示,「要做一個很...

閱讀詳情 »

演藝圈許多藝人受僵直性脊椎炎所苦,周杰倫、浩子都是病友,何嘉文日前上《聚焦2.0》自曝也是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發病時背部就像火在烤,痛到無法入眠,且下床只能用滾的,靠媽媽在床下當肉墊。 何嘉文剛有病兆時背部非常疼痛,且走路左腿無法施力,只能靠右腿支撐,起初以為只是運動鐵腿。一天早上起床竟無法起身,也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