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喉嚨怪似感冒 恐是小中風前兆!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69歲資先生6年半前某日起床後,感覺喉嚨怪怪講不出話,到其任職的榮民之家附設小護理站就診,被診斷為感冒,拿了藥就回去繼續工作,當天剛好與榮民醫院護理長及院長見面,院長發現資先生手無力,懷疑可能是中風,立即安排他就醫檢查,果然診斷出小血管的阻塞型中風,幸好趕在黃金3小時內住院治療。

根據一項針對全台20縣市30歲以上民眾的「台灣民眾中風認知大調查」顯示,有21%民眾曾出現疑似上述案例的小中風症狀,卻高達87%民眾不了解小中風,並有36.9%民眾不清楚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會引發中風。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分析,手麻腳麻、頭痛暈眩、言語不清、吞嚥困難、流口水、嘔吐、視力模糊、步態不穩、運動失調等都是小中風(醫學上定義為「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小中風雖然一般在24小時內可完全恢復,但若不積極處理,將來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5倍。

此外,雖然據調查有超過6成民眾知道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是引發缺血性中風的原因之一,但一般人仍輕忽手腳發麻、頭暈、耳鳴、視力模糊甚至勃起功能障礙,其實都是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警訊。

翁文章醫師強調,民眾對中風防治的認知有待加強,若不幸發生中風,一定要謹守「黃金3小時」觀念,必須在中風2小時內抵達大醫院、3小時內接受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恢復效果將會好3成。

翁醫師提醒,預防中風沒有假期!中風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種,好發於冬天的是出血性中風;但佔超過7成的缺血性中風,一年四季都可能發作。因此高危險族群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頸動脈狹窄、心房顫動等患者,一年到頭都必須做好防範,不可輕忽看似輕微的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3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多歲何先生,以務農為業,平時不僅保持運動習慣,也不菸酒,但原本自豪的健康身體,去年底卻突然感到胸悶,甚至某次一整天幹活下來,卻胸悶到差點喘不過氣,才趕緊就醫,經心導管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冠狀動脈三條主要的分支,有兩條出現阻塞狀況,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患者恢復良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6歲林先生,在工地清洗外牆時,不幸從4樓高度摔落,雖意識清楚,但造成胸椎、腰椎多處骨折,甚至雙腿近似癱瘓,緊急就醫,至急診時血壓只有70/40(mmHg),呈現休克狀態,危及生命,經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患者不僅腰椎第一節爆裂性骨折,甚至神經壓迫,腰椎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根據一篇2017年2月發表於《今日醫療新聞》的研究指出,經常觀賞鳥類、灌木及樹的人較不易感到壓力、焦慮及罹患憂鬱症。端午節假期即將到來,除了待在家中吃粽子、觀看划龍舟比賽,不妨到戶外踏青,接近大自然,可以釋放壓力,獲得快樂喔!看到青山綠水 有助身心健康該研究由英國艾希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包括前立委盧修一、法務部前部長陳定南、舞蹈家羅曼菲以及演員文英、歌手鳳飛飛等,不少名人皆因肺腺癌辭世;就連前副總統蕭萬長、新科副總統陳建仁、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都曾公開宣布自己是肺腺癌的患者。國人進行基礎健檢通常會包含胸部X光檢查,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