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茶有哪些講究?這些飲茶大忌你知道嗎?

1、失眠者夜間忌飲茶:茶的興奮作用可能會使失眠者更加無“眠”。
2、茶葉收藏忌異味:茶葉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性質活潑,當茶葉與香皂、樟腦、卷煙、等接觸後,會很快吸咐它們的氣味,使茶葉産生異味。因此,要嚴防與有異味的物質接觸,貯茶容器也必須保持清潔無味。
3、飯前不宜飲茶:飯前飲茶會沖淡唾液,使飲食無味;還能暫時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質的功能下降,進而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日久可能造成營養不良。
喝茶有哪些講究?這些飲茶大忌你知道嗎?
4、飯後忌立即喝茶:食物在進入胃中後,要經過各種酶和胃酸的作用,才能轉化爲人體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而胃酸中又含有濃度爲0.5%的鹽酸。因此,飯後如立即喝茶,由于茶中含堿質,會與胃酸中和,水也會沖淡胃液,從而要延長食物油的消化時間,增加了胃的負擔。長此下去,會使胃受到損害,影響身體健康。
5、茶葉忌嚼食:當前,空氣和土壤受化肥和農藥的汙染非常嚴重,茶葉中也不免出現農殘或重金屬等超標現象,但這些物質在茶湯中不易浸出,如果嚼食茶葉,則其將在人體內留下並形成隱患。所以說飲茶之後,應將茶葉倒掉,不管茶葉多麽好,也應記住,茶葉忌嚼食。
6、服藥忌用茶水服:茶中的鞣酸能與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枸椽澱酸鐵、硫酸亞鐵中的亞鐵離子發生沈澱,起著妨礙鐵的吸收的作用,並能引起腹痛、便秘。含生物堿的藥物,可以與茶水中的鞣酸發生沈澱,從而使藥效降低。鎮靜藥,抗組織胺藥,與茶中的咖啡堿的抵抗作用,都可以降低藥物療效。含有硫酸氫鈉的藥物,遇茶中的鞣酸以後,可以發生分解作用,從而降低藥效。茶影響藥物的療效,這與飲茶的多少以及濃度直接有關。

7、發燒時忌喝茶:傷風感冒的病人喝熱而濃的茶,這在很多人中間是一種習慣,比如常見有人說“喝杯熱茶就好了”,其實這是不利于病人的康複。英國的藥理學家證明,茶葉所含的茶堿是會提高人體溫度的,還能使降溫藥物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發燒時不要喝濃茶。
8、貧血病人忌飲茶:貧血是一種常見病,尤其是缺鐵性貧血者最多。人體缺鐵,會影響體內血紅蛋白的合成,使人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氣促等症狀。貧血病人飲茶,會使貧血狀況加重。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極易與低價鐵結合。因形成不溶性鞣酸鐵,從而阻礙了鐵的吸收,使貧血病情加重。因此,貧血病人忌飲茶。

9、少女忌飲濃茶:少女正處于青春的發育時期,月經剛剛開始來潮,其身體還沒有適應。經血中含有高鐵血紅蛋白、血槳蛋白和血色素成份。濃茶中含有很高的苯鞣酸,這種物質與食物中的鐵質合成鞣酸鐵鹽類,從而妨礙腸粘膜對鐵質吸收,因而使少女造成缺鐵性貧血。另外濃茶所含的咖啡堿非常高,咖啡堿具有使心跳加快,尿頻的作用,從而加重了少女的心腎負擔,因此,少女忌飲濃茶。

10、飲茶忌多:茶葉中含有一種微量元素氟。氟這種元素雖然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生理需要量爲每天1-1.5毫克。然而,茶葉含氟量,比其它食品的含量竟高10倍,甚至數百倍。攝氟量超過安全數字的規定範圍,因而會引起蓄積中毒。氟中毒以後會出現牙齒變色(黃色、褐色或黑色)、氟骨症(四肢和脊柱疼痛、關節變形、癱瘓)。因此,飲茶忌過量。

11、早晨空腹時不宜飲濃茶:晨起飲濃茶會引起腎功能亢進,出現尿貧、心慌;並會影響胃腸功能和妨礙鐵質與維生素B1的吸收。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醫學美容在現代似乎已經成為潮流之一,只要哪裡不滿意就會找上整形外科醫師。很多人總嫌棄自己的鼻子不夠高挺,但是鼻子真的高挺就好看嗎?顏面整形外科醫師韋志曄就認為,隆鼻還得端看整張臉形而論,更重要的是,鼻翼才是關鍵;在考慮隆鼻之前,最好先諮詢過醫師,再對你的鼻子動手術吧!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3年底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分別有36萬1千人、33萬4千人,兩者合占總人口數2.97%。由於經濟不佳,對疾病認知概念不足,形成「健康的社會落差」現象,急需幫助。衛生福利部為「健全福利服務體系、照顧弱勢族群」,以達「均衡資源、關懷弱勢、福利社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最新的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顯示,仍由惡性腫瘤排名首位,除了前三名的肺癌、肝癌和大腸直腸癌外,其餘為乳癌、攝護腺癌、胃癌、胰臟癌、口腔癌、卵巢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口腔癌死亡率較先前明顯上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余文瑞表示,若要遠離口腔癌纏身,戒除檳榔和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助研究員陳韻如博士研究團隊,日前發現TDP-43蛋白球狀聚合體,很可能是導致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退化性神經病變的關鍵因素之一,此為一種好發於65歲以下族群的嚴重失智症。該項研究已刊登於國際頂尖專業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