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單車族夢魘!膝蓋腰椎背痛運動傷害

近年來騎自行車可以說是國內非常流行的運動,不過,骨科醫師表示,騎單車要小心運動傷害,特別是膝蓋與腰椎背痛問題,建議單車族出發前要先暖身,做些舒展運動,另調整單車坐墊與車把高度,避免姿勢不正確,造成腰椎膝蓋骨骼的嚴重損傷。

單車族夢魘!膝蓋腰椎背痛運動傷害

骨科醫師表示,騎單車要小心運動傷害,特別是膝蓋與腰椎背痛問題。

 

骨科醫師劉宗仁表示,近年來騎單車運動的族群變多了,同時騎單車造成運動傷害的患者也跟著增加,許多人都因姿勢錯誤及未適當暖身,結果造成肌肉、韌帶損傷等。甚至連膝蓋內側也會疼痛,患處有輕微腫脹,按壓會有疼痛感,而大部份肌肉拉傷以輕度到中度之間較常見。

尤其單車族踩踏車時,容易出現前膝痛。以年齡層分佈而言,活動力較強的青少年為最多。其實前膝痛包含了許多膝關節附近的病變,正確的鑑別診斷以及妥善的治療,才能提供良好的預後,以及恢復正常的膝關節功能。

另外,騎單車造成腰椎痛的問題,則是姿勢不良,或單車不合適所引起的。通常腰椎背痛與鏈條脫落一樣,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能找出適合體型和騎乘風格的正確坐墊姿勢、車架高度、把手長度等,就能減少背痛的產生。

劉宗仁醫師指出,有些人騎單車時,背部習慣向前彎、頸部後仰,因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造成頸椎與腰椎承受壓力過大,不但頸椎肌肉緊繃,椎間盤更因過度壓迫提早退化,這時就要檢討一下姿勢,或是車子合不合適自己的身形;不正確的姿勢,如背部過度前彎、頸部後仰、手臂外彎,或是膝關節過度使用,都會造成頸椎、腰椎、髖骨、腕關節傷害。

而最佳的車輛坐墊高度,應是坐上車墊將腳伸直,腳掌剛好在踏板的最低點,後腳跟碰到踏板;騎乘時以腳尖踩踏板,腳大姆指靠近腳掌關節處踩在軸心,而且騎一段時間之後,屁股就要離開坐墊,才不會長久固定姿勢造成血液循環不良。

劉宗仁醫師建議單車族,每次出發前做10至20分鐘的頭部、頸部、肩部肌肉的舒展運動。其次騎車時背部應有良好的覆蓋並保持溫暖,最好是穿上專門的內衣和自行車緊身衣,絕對不要穿棉製衣服。

另外,騎車途中暫停5至10分鐘作舒展運動,對腰部助益極大。對於單車高度應降低手把與坐墊間的高度差距,將把手調高一些,使坐墊和手把位於幾乎相同的高度。由於大腿的肌肉會牽動腰椎部份,腿部肌肉的過度負荷很快就會傳導至腰部,這有可能導致劇痛。建議要每天做伸展運動可保持肌肉的彈性,並避免肌肉過度緊張,可預防運動傷害的高風險出現。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718/KFLK6JX7WO6PE.shtml?c=live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爆發,民眾突然間湧入醫療院所打疫苗,目前庫存牛津AZ疫苗可能很快就接種完,原計畫6月可能上市國產疫苗,今(18)日總統蔡英文在聽取高端與聯亞公司,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簡報後,親口說出希望能在7月底前國產疫苗能夠上市,換句話說,國產疫苗施打時程再度後退。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雙北疫情病例暴增,面對本土疫情升溫,17日增加333病例,其中新北市增加148例,新北市政府今日17日下午召開新冠肺炎疫情應變會議,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提到,17日在新北市聯醫板橋醫院區設立社區篩檢站,民眾如有需要採檢需求可以就近前往17家醫院進行篩檢,並落實配合戴口罩、保持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曾擰毛巾、轉門把時,手腕外側使不上力,甚至感到疼痛嗎?小心是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導致。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賴禹呈指出,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屬於常見的手腕傷害,尤其許多人誤以為只要休息,就能自行修復,但其實三角纖維軟骨血液循環不佳,基本上不會自行癒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夜晚睡眠時起床解尿,是很多人都發生過的情形,但對於老年人而言,夜尿是造成老年人睡眠中斷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令老年人最困擾的排尿問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主任王弘仁表示,夜尿是指在晚上睡眠期間起來小便,而夜尿的發生比例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每晚夜尿一次的40歲以上的族群約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