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在家燉藥膳,食材可得仔細挑

冷氣團報到,讓人好想吃熱騰騰的麻油雞、薑母鴨,不過食安問題頻傳,藥膳常用的麻油、薑、中藥材,是否潛藏黑心令人擔憂,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林宛霖說,選擇對的食材是健康的第一步,大家一定要學會;且藥膳的熱量高,半個月吃個1、2次就夠了,千萬不要天天吃、補過頭了。
在家燉藥膳,食材可得仔細挑
‧藥材不買太白、太鮮豔
林宛霖營養師指出,黑心食品多,自己在家燉藥膳更能掌握食材來源,以免誤觸「地雷」。以中藥材來說,購買時,應注意價格、真假、處理及保存,切忌色澤太白、太鮮豔,也無蟲蛀或發霉,如果是包裝藥材,應選擇透明袋裝,可以清楚看到內裝藥材,袋上並貼有品名、內容物、保存期限、來源等,資訊清楚,吃起來才安心。
在家燉藥膳,食材可得仔細挑
‧兩週吃1~2次就夠了
其次,選擇去皮瘦肉,避免油花多的五花肉或霜降肉,減少油脂攝取;魚餃、燕餃、丸子等加工品,不但熱量高,加工過程也有過量使用化學香料之虞,最好搭配蔬菜、菇類等低熱量食材。

林營養師說,許多人吃藥膳或火鍋喜歡沾醬,若非用不可,最好選擇單純醬油、青蔥及蒜頭等,沙茶醬、豆瓣醬、豆腐乳等高鹽分、高熱量沾醬,淺沾為宜。

她表示,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藥膳或火鍋兩週吃1~2即可,但感冒發燒的人不宜進補;高血壓、腎臟功能不佳、痛風、尿酸高等慢性病患更應注意。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當你的牙齒蛀掉或受到損傷,牙醫通常會使用填充物或牙套修補起來,但未來,牙醫只需要用雷射照射你的牙齒,就能激發牙齒再生,目前哈佛大學已在動物實驗上取得重要成果,並發表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 雷射光能激發人體產生反應已非新鮮事,過去一...

閱讀詳情 »

一些患有血管類疾病的患者,常會定期服用抗凝血劑藥物,防止血栓造成危害生命的急病,不過過去廣泛使用的抗凝血劑往往容易造成出血狀況無法控制,使得病患最後不願服藥。5/1 起健保將開始給付一款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大幅降低傳統治療方法的不便與危險性,如果民眾曾因擔心而停止服用抗凝血劑,應儘速回診請醫師再次判...

閱讀詳情 »

罹患癌症的機率,是不分貧富貴賤的,但得到什麼癌症,卻可能跟你的社經地位與住的地區有關,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住在貧困地區的人,更容易罹患肝癌、喉癌、子宮頸癌和與 HPV 相關的癌症,而生活在富裕地區的人,罹患皮膚癌、甲狀腺癌、睪丸、乳腺癌與前列腺癌的機率較高。 研究人員奧古斯博士(Dr. David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