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在家燉藥膳,食材可得仔細挑

冷氣團報到,讓人好想吃熱騰騰的麻油雞、薑母鴨,不過食安問題頻傳,藥膳常用的麻油、薑、中藥材,是否潛藏黑心令人擔憂,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林宛霖說,選擇對的食材是健康的第一步,大家一定要學會;且藥膳的熱量高,半個月吃個1、2次就夠了,千萬不要天天吃、補過頭了。
在家燉藥膳,食材可得仔細挑
‧藥材不買太白、太鮮豔
林宛霖營養師指出,黑心食品多,自己在家燉藥膳更能掌握食材來源,以免誤觸「地雷」。以中藥材來說,購買時,應注意價格、真假、處理及保存,切忌色澤太白、太鮮豔,也無蟲蛀或發霉,如果是包裝藥材,應選擇透明袋裝,可以清楚看到內裝藥材,袋上並貼有品名、內容物、保存期限、來源等,資訊清楚,吃起來才安心。
在家燉藥膳,食材可得仔細挑
‧兩週吃1~2次就夠了
其次,選擇去皮瘦肉,避免油花多的五花肉或霜降肉,減少油脂攝取;魚餃、燕餃、丸子等加工品,不但熱量高,加工過程也有過量使用化學香料之虞,最好搭配蔬菜、菇類等低熱量食材。

林營養師說,許多人吃藥膳或火鍋喜歡沾醬,若非用不可,最好選擇單純醬油、青蔥及蒜頭等,沙茶醬、豆瓣醬、豆腐乳等高鹽分、高熱量沾醬,淺沾為宜。

她表示,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藥膳或火鍋兩週吃1~2即可,但感冒發燒的人不宜進補;高血壓、腎臟功能不佳、痛風、尿酸高等慢性病患更應注意。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常見NG觀念:紙尿布比布尿布好 錯!寶寶在三歲前會用掉至少五千片紙尿布!方便的紙尿布卻含有多達兩百種的化合物。布尿布雖易濕悶,但卻能幫助寶寶熟悉如廁感,也可知寶寶有沒有喝下足夠的水。 常見NG觀念:用抗菌濕紙巾清潔寶寶 錯!濕紙巾為了抗菌,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劑和抗菌劑。長期接觸容易破壞皮膚自身的防護能...

閱讀詳情 »

很多二三十歲的女孩子看病,她們普遍都有一個現象,很多女孩子居然把十個手指甲都塗上各種顏色的指甲油,甚至有些腳趾上的甲片也塗上了五彩繽紛的指甲油。先是不在意,但後來發現,這些塗指甲油的女孩子來看病,大都有煩躁胸肋脹,失眠,脾氣急,甚至眼睛脹,頭痛等氣機鬱結的中醫辨證特點。有個女的,26歲,長期焦慮緊...

閱讀詳情 »

癌症地雷區 在一九八○年代晚期,我曾受邀到加拿大蒙特婁首屈一指的麥基爾大學醫學院,在查房會議(Grand Rounds)演講。演講時我們尚未發表在全中國所進行的研究(我在《救命飲食》中曾深入討論),因此只依據我們對蛋白質的研究及其他研究團體的數項觀察,提出三項癌症與營養失衡的關聯。我提出一些研究結果...

閱讀詳情 »

圖說:飯前吃一整個帶皮的蘋果,再配上一杯水,可以降低食慾。(123RF 免權利金圖像)欣傳媒 finely.me大多數人在吃蘋果時,習慣把皮給削掉,但這的動作,可是將蘋果大量的營養素也給削掉了,因為與果肉相比,蘋果皮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美國《預防》雜誌來將蘋果皮列為天然護膚食物之一,主要因為蘋果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