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在家燉藥膳,食材可得仔細挑

冷氣團報到,讓人好想吃熱騰騰的麻油雞、薑母鴨,不過食安問題頻傳,藥膳常用的麻油、薑、中藥材,是否潛藏黑心令人擔憂,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林宛霖說,選擇對的食材是健康的第一步,大家一定要學會;且藥膳的熱量高,半個月吃個1、2次就夠了,千萬不要天天吃、補過頭了。
在家燉藥膳,食材可得仔細挑
‧藥材不買太白、太鮮豔
林宛霖營養師指出,黑心食品多,自己在家燉藥膳更能掌握食材來源,以免誤觸「地雷」。以中藥材來說,購買時,應注意價格、真假、處理及保存,切忌色澤太白、太鮮豔,也無蟲蛀或發霉,如果是包裝藥材,應選擇透明袋裝,可以清楚看到內裝藥材,袋上並貼有品名、內容物、保存期限、來源等,資訊清楚,吃起來才安心。
在家燉藥膳,食材可得仔細挑
‧兩週吃1~2次就夠了
其次,選擇去皮瘦肉,避免油花多的五花肉或霜降肉,減少油脂攝取;魚餃、燕餃、丸子等加工品,不但熱量高,加工過程也有過量使用化學香料之虞,最好搭配蔬菜、菇類等低熱量食材。

林營養師說,許多人吃藥膳或火鍋喜歡沾醬,若非用不可,最好選擇單純醬油、青蔥及蒜頭等,沙茶醬、豆瓣醬、豆腐乳等高鹽分、高熱量沾醬,淺沾為宜。

她表示,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藥膳或火鍋兩週吃1~2即可,但感冒發燒的人不宜進補;高血壓、腎臟功能不佳、痛風、尿酸高等慢性病患更應注意。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提要:日常生活中肚子無緣無故的脹氣,肚子脹氣的有什麼引起的。肚子裡的氣無非是兩個來源,一個是我們吃進去的,一個是大腸製造的。腸道中的氣體大約90%是經過我們的嘴巴吃進去的,當你吃東西太快、邊吃飯邊說話、嚼口香糖、嚥口水以及鼻子不通氣如鼻炎、鼻子過敏的人不自覺地用口呼吸的時候,空氣都會悄悄溜進去。空...

閱讀詳情 »

提起肝炎,人們首先想到黃疸、皮膚發黃、鞏膜發黃。河南省中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牛學恩說,除了這些外,肝炎在皮膚上還有一些表現,熟知這些變化,會對早期發現肝炎有一定幫助。【蜘蛛痣和肝掌】 有的肝病病人,特別是有肝硬化的人,會出現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常出現在面部、脖頸部位。【皮疹】 感染了病毒性肝炎,有人可...

閱讀詳情 »

癌細胞如何變回正常的細胞 癌症的主因 ﹛ 超級中毒+組織缺氧+憂傷就超級中毒而言,例如吃入含重金屬食品,因為重金屬太重,血液搬不動,就留在組織中,而細胞遇到入侵的外來物(重金屬),就會扭曲地團團圍住而形成腫瘤(癌症)!癌細胞就是扭扭曲曲皺皺縮縮的細胞,藉由:1.樂觀: 例如和志同道合登山隊登山大家談...

閱讀詳情 »

新加坡男子到新山吃馬來炒飯,申訴炒飯放太多辣椒,辣到受不了,隔天越堤到大馬警局報案,3天后還是覺得辣,到綜合診所看醫生。 劉先生(60歲,散工)告訴《新明日報》,他上週三晚上,在柔佛新山武吉丁巴蘭路一家咖啡店吃晚餐。 他點了一盤馬來甘榜炒飯,侍應生端上了以墨魚、江魚仔、蔬菜等食材以及醬油翻炒的炒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