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媽媽族 孕前篇6

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媽媽族 孕前篇6

不少孕婦都會想要到美國待產,準備生個美國寶寶,然而,選擇在第三孕期搭機出國有什麼風險呢?愛文診所婦產科仇思源醫師提醒,機上醫療資源不足,若在機上出現產兆,甚至在機上生產對母嬰的風險較高。因此,若孕婦出現下腹痛、規則宮縮、落紅、破水等產兆,任何週數都不應搭機旅遊!

 

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媽媽族 孕前篇6

 

日前有孕婦在機上生產,事前僅告知空服員是脹氣,不禁讓人連想到,孕婦脹氣到底能不能搭機?在飛機上生產有哪些風險?對於此案例,婦產科醫師都認為在飛機上生產是有危險的,生產風險包括:

 

1. 孕婦前2胎為剖腹產,陰道生產有子宮破裂的風險。

 

2. 36週生產為早產兒,第一時間沒有小兒科來照顧此胎兒。

 

3. 媽媽若有感染乙形鏈球菌(通常是在35∼37週間要檢查),在機上生產對胎兒是有風險的。

 

4. 若生產過程遇到難產,將沒有適當的醫療設備來處理,增加母嬰雙方的風險。

 

5. 胎兒娩出時,第一時間如果不哭,造成缺氧或其他緊急狀態,機上沒有適當的急救設備可供處理。

 

6. 在飛機上沒有無菌環境來處理胎兒的臍帶、胎盤等,以及孕婦生產時可能造成的傷口,都可能衍生感染問題。

 

因此如果孕婦有下腹痛、規則宮縮、落紅、破水,在任何週數都不應該搭飛機旅遊! 

 

然而,若孕婦只是單純脹氣能不能搭機?

 

如果真的只是脹氣,可以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消脹氣的藥物,因此坐飛機是不會影響的。

 

值得注意的是,若上飛機時已出現宮縮,危險性則會大幅提高。由於飛機在高空中會出現壓力變化,再加上孕婦處在氣壓不穩定的狀態之下,可能會使宮縮加劇,甚至出現破水、落紅等狀況。因此強烈建議準媽媽們旅行前應三思,為了寶寶的生命安全,最好先謹慎評估可能的風險,如果不是脹氣而是宮縮,絕對不建議搭飛機旅遊!

 

生產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

 

圖文創作:健談

資料來源:Babyhome編輯

專家諮詢:愛文診所婦產科 仇思源醫師

 

延伸閱讀:

【生產方式比一比】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72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媽媽族 孕前篇6

相關推薦

疫苗陸續到貨,「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二輪約94.1萬人已完成預約,今天開始施打AZ疫苗。副指揮官陳宗彥昨表示,未來四週先提供AZ疫苗供民眾施打,然而根據最新第三輪意願登記,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單選莫德納疫苗,何時能打到疫苗,備受外界關注。指揮中心下午2時將召開疫情記者會,說明最...

閱讀詳情 »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日前上線,第九類、第十類於今(16)日開打AZ疫苗。在開打的第一天,總統蔡英文將前往新竹市立體育館,在新竹市長林智堅陪同下視察「新竹市疫苗施打情形」。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影/紫光淪破產重整 她酸...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 /台北報導 國內近日頻傳民眾「闖關」自行混打疫苗,亂象不斷,徒增第一線醫護人員困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6)日下午也開口說了重話,呼籲民眾要守法、守規矩,不要增加施打人員的負擔,他感嘆「真的很難防」,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台北報導 又多一個國家列入紅色名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宣布,考量緬甸疫情現況及風險,於「重點高風險國家」增列緬甸。且自7月18日零時起(抵台時間),自海港或空港入境我國人士,如過去14天有緬甸旅遊史(含轉機)者,入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