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塵爆新聞不停播 民眾出現替代性創傷

塵爆新聞不停播 民眾出現替代性創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八仙塵爆事件發生至今,許多患者都已歷經清創手術、植皮等急性期,接下來所要面臨的挑戰即為穩定期的復健。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資深諮商心理師李逸明指出,除了生理復健外,心理也需要重建。而一般民眾也出現替代性創傷,都是我們需要正視的問題。

心理師李逸明表示,傷友面臨到許多心理壓力,不只是來自於自身的痛苦,還有外界的壓力,例如,當傷友試著融入社會,甚至是求職,常遇到「不公平的眼光」,可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歧視。

對此,心理師建議傷友可以「幽自己一默」的方式來應對,不需感到悲傷,如「我是慾火鳳凰,現已重生!」正面態度讓對方知道,自己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狀態都是沒問題的;心理師也呼籲企業與工作場域能給予傷友公平的機會,外表不代表能力,內在與能力是需要耐心來發現的。至於傷友的壓力該如何紓解呢?心理師李逸明建議,傷友可試著尋求身旁可利用的資源,像是與親友聊天、尋求專業意見,透過各種方式可達到放鬆效果,就是有效的方式。

而八仙塵爆後,不少民眾出現「替代性創傷」的情況。新聞不斷重複報導,傷患的遭遇,讓觀眾感同身受,悲傷不已,眼淚直流,心理師李逸明說,民眾可以多接觸正面事務轉換心情,或是重點式觀看新聞,走出低潮,若是情況持續惡化,建議可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詢等專業協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13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2386例本土病例,95例境外移入,包含82例落地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病例的人數增長速度極快,「疫情將有大規模的展開。」而媒體問及「本土病例破萬的時間點」時,陳時中回應「大概是月底。」 今日增加1重症 中症8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部分縣市的「輕症居家照護」已經上路,各縣市也即將施行;同時為了降低119的負荷,個案如有出外就醫需求,可以自己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放寬就醫的交通方式,不論是緊急或非緊急,或是輕症居家照護,都可由親友接送,或是自行前往(步行或開車、騎車)。另外派救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常常會心悸、頭暈?小心你可能是心房顫動患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陳志維醫師說明,「心房顫動」是跟老化十分相關的疾病,隨著年紀的增加,心房顫動發生的比率也會增加,若本身是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的患者,也會是心房顫動好發族群。 心房顫動除了會造成心悸、頭暈、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4/20)本土個案新增2386例,相較昨日成長四成;境外移入數則有95例,包含落地採檢82例及13例居家檢疫採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疫情發展速度快,估計未來可能病毒傳播可能會更大規模地展開」,呼籲民眾外出時需謹慎以待,戴口罩、保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