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等於人生出局? 聯盟主席有話要說

失智等於人生出局? 聯盟主席有話要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確診失智時僅49歲的凱特,完全沒料到自己罹患了「老年人」的疾病。確診後,四周的人們讓她經歷到,好像失智後就從人生舞台退場一般。但她不放棄,並找到了與失智症共處的方式。目前凱特仍在攻讀博士班,也出版了兩本書籍。凱特呼籲人們要改變對失智症的看法,更積極地提供患者復健服務,幫助他們在支持下可獨立生活。政府應投入更多失智症研究,不僅是為了治癒失智症,更要提升失智者及其家庭之生活品質。

台灣失智症確診率僅三成

台灣的失智症確診率僅有三成,相較韓國的六成確診率,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為在失智症議題上有更多的國際交流,台灣失智症協會特別邀請跨國病友組織國際失智症聯盟主席凱特.史懷弗(Kate Swaffer)發表演說。

親身經歷幫助大眾理解失智症

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提到,國際失智症聯盟的成員全部是失智症患者,而且是一個跨國的國際病友組織,並積極在全球為失智者發聲。凱特.史懷弗主席是國際失智症聯盟共同創辦人,雖然已確診為失智症,但仍藉由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社會大眾更理解失智症,並且強調要重視失智者的人權、傾聽失智者之意見。現在失智症對她而言是種恩賜,讓她更清楚生命的價值。

改變刻板印象 建構友善生活環境

台灣媒體或民眾仍常以「癡呆」、「老番顛」等名詞描述失智者,導致即使失智也不願就醫,因擔心被歧視。國際失智症聯盟凱特主席表示,社會普遍錯誤地認為失智者無法溝通、講不通、聽不懂,讓患者感到無助,進而變得疏離與邊緣化。因此,必須改變社會對於失智症的刻板印象,建構失智者獨立生活的友善環境,支持失智者獨立生活;從人權角度來說,要幫助失智者及時獲得診斷、照護資源與支持;社區中需要有個案管理師協助失智者及家庭獲得所需的服務。

失智者參與社會 有助延緩退化

凱特主席認為,不需要將失智者塑造成悲情的形象,應如同其他障礙者一樣正向看待他們,提供他們參與社會的協助,將有助於延緩退化,並且讓失智者盡可能回到確診前的生活,並非確診失智後如同世界末日一樣從人生出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4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多喝水 水是極好的東西,也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最珍貴的最實在的寶貝了。充足的水份對預防上火有著很大的幫助,由其是多喝一些蜂蜜水,涼茶。也可以喝一些花茶,像菊花花,玫瑰花茶,茉莉花茶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2、服用維生素B 缺鐵或缺乏維生素B都會導致口腔內燒灼感,試著補充復合維生素。用量應...

閱讀詳情 »

晚餐吃這6種食物堪比吃砒霜(華蓋供圖) 1、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 古人云:「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髮油、姜辣素、樹脂及澱粉等。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 早上吃一點姜,對健康有利。但晚上吃,因為姜本來屬熱,會讓...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很繁忙,回家總是希望能做一點即簡單又營養好吃的美食填飽自己的肚子。下面推薦你幾個好吃又簡單的蒸飯方法。1. 川味香腸蒸飯用料:川味臘腸 2根米飯 3人份青豆 1小把玉米 1小把醬油 適量鹽 適量做法:香腸切片備用,米淘好後,加適量水,水比平時稍微多放一點點。然後把香腸,玉米,青豆都放進去,再...

閱讀詳情 »

一般來說,46—55歲正是人生的黃金年齡段。處在這個時期的人大都年富力強,事業有成,各方面都比較成熟。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這個階段也是生命的高危期,許多疾病在這時暴發或顯現。   有關專家研究認為,人的生命週期大致可分為幾個階段:   0—35歲為人生的最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