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奈及利亞出現伊波拉病毒第二例:救第一例的醫師 | 健康達人網

奈及利亞出現伊波拉病毒第二例:救第一例的醫師 健康達人網

當一個醫師救伊波拉病毒感染的病患,風險真的很大。繼日前從西非賴比瑞亞搭機前來的賴國官員 Patrick Sawyer 在奈及利亞下機時就已發病並於之後死亡,奈國負責醫治 Sawyer 的醫師也遭到感染。另外奈國也採集相關的三名醫護人員檢體,進行確認。

這是繼賴比瑞亞一名醫師已感染身亡、美國志願醫師因感染而後送引發爭議,第三位醫師感染伊波拉病毒。

疾病管置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Sawyer 在下機準備入境時就已經有症狀發生。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認為,在知道是伊波拉病毒後,醫護人員一定會穿上必要的防護裝備,這名醫師受到感染,應該是在還不知道病患感染伊波拉病毒時就已接觸到,才會感染,至於伊波拉病毒是否可能在 Sawyer 治療期間透過飛沫傳染,他認為透過唾液傳染可能性不大,國外也沒有這方面的報告,但如果飛沫中含有血液,倒是有可能因此傳染。

劉定萍表示,在這名醫師感染後,奈國也採集了其他三位相關醫護人員的檢體,目前結果還未出來,因此都只是疑似案例。另一般來說發生案例後,都會把檢體再送往世界衛生組織 (WHO) 複檢,只不過伊波拉病毒太可怕,快遞業者一發現是檢體樣本就拒送,因此對於奈國發生的個案,其實還未經過 WHO 最終判定。目前 WHO 官方紀錄中,經通報的 1603 例中約有 6 成確認是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已有 887 人死亡。

(首圖來源:MilitaryHealth via photopin cc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這件事,絕對不能自我感覺良好!國健署分析2018年國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發現,全國接受服務超過190萬人,其中自述無三高、心臟病及腦中風等病史的民眾,在接受服務之後,紅字卻滿天飛,其中又以新發現血脂異常、血壓高及血糖高者為多,...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60歲患有高血壓的男子,平時不但依醫囑服用降血壓藥,飲食上還特別使用低鈉的薄鹽醬油,在疫情緊張的期間,又為了提升免疫力,更是一天三餐加宵夜喝了很多瓶雞精,連喝了好幾個月下來,竟逐漸出現血壓高高低低、肌肉無力與心跳不規律等症狀,原...

閱讀詳情 »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俗諺稱「處暑,會曝死老鼠」意指這個時節的天氣非常炎熱,亦有秋老虎之稱。處暑時節也往往是颱風的季節,若當年多颱、多雨就會影響農作收成,因此農諺有「處暑若逢天下雨,縱然結實亦難留」的說法。  【農業】北部:芥蘭菜、菜豆、八月豆、甘薯、高麗菜中部:茄子、番茄、八月豆、落花生、大豆、...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自然分娩」(natural birth)通常是指沒有注射任何無痛藥物的陰道分娩。雖然自然分娩並非人人適合,但是支持者十分讚揚拒絕無痛藥物的許多好處,包括需要額外冒險干預的機率較小、產後康復更快、推擠和陰道撕裂的情況更少。有此經驗的媽媽們也提供了一些自然分娩的技巧 :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