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愛滋感染者 受歧視較男性嚴重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依據一份針對台灣女性愛滋感染者生活經驗的研究指出,台灣本國籍女性愛滋感染者因人數稀少,相關權益與照顧往往不被重視,被污名化、因偏見而被差別對待的情形較男性愛滋感染者嚴重,甚至被家人要求不要出門,剝奪其就業權。

一份「2012年台灣女性愛滋感染者生活經驗探究」的研究中,針對9名女性愛滋感染者進行深入訪談,平均年齡39.75

歲,平均診斷感染愛滋年資9.88年,教育程度多國中畢業及肄業,其中1人為中國籍。結果發現,女性感染者在確診後,往往遭受更多來自家人、親友、社會的指責與壓迫,甚至自動放棄結婚、生子、擁有性生活的權利,卻仍需照顧傳染給自己的另一半。

女性愛滋病患通常默默承受、獨自面對疾病,但對於抗愛滋藥物的副作用不知如何因應,因此積極治療的意願較低,憂鬱情形較多也較嚴重。

截至今年2月底止,台灣本國籍愛滋感染女性共計1714人,因人數稀少,其相關權益常被忽視,民眾認知相對不全。署立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舒倖醫師說明,許多女性感染者會被要求不懷孕,其實照目前醫療水準,只要全程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已能做到滴水不漏地協助愛滋媽媽生下健康寶寶;自我保護措施上,國外已積極研發殺菌凝膠,期待台灣能儘早上市。

鄭舒倖提醒,女性感染愛滋的症狀可能以其他婦科疾病方式呈現,讓人較難查覺,因此婦女若身體有異狀,應積極就醫,並把愛滋納入健康檢查的項目。

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在協會服務及研究中發現,女性愛滋感染者告知感染身分的第一人,其反應將深深影響她們對自己感染的想法與自我價值,是日後生命發展的重要影響關鍵。因此,面對女性愛滋感染者病情,身邊親友應以接納、支持的態度回應,幫助她們找回對生命的信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78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台灣大腸癌人數每年約15000例,胃癌人數每年約發生3700例,胃癌及大腸癌是好發於腸胃道的癌症,但是你聽過胃腸道基質瘤嗎?長在哪裡?有哪些症狀呢?雖然「胃腸道基質瘤」也是好發於腸胃道的惡性腫瘤,但到底該歸類為腸癌還是胃癌呢? 「胃腸道基質瘤」症狀不明確 易與一般腸胃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B型肝炎防治雖然已有B肝疫苗可以施打,但是仍然有小朋友因為母子垂直傳染而感染B肝,甚至進展到肝癌的病例;所以,對於即將結婚生子的婦女,或是即將臨盆的準媽咪而言,可得要先了解自己是否有B肝帶原,才能做好萬全準備,當產下寶寶之後,也才能提供寶寶最好的照顧。 母嬰傳染是台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12月開始,疾管署開放年齡6個月以上民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根據統計,目前公費流感疫苗使用逾534萬劑,只剩約66萬劑,呼籲民眾把握機會,儘快在流感高峰期來臨前接種。 打流感疫苗才會順 為推廣接種流感疫苗重要性,疾管署邀請藝人許效舜到南門市場捲袖接種疫苗,現場也設立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