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癌?腸癌? 教你認識「胃腸道基質瘤」

胃癌?腸癌? 教你認識「胃腸道基質瘤」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台灣大腸癌人數每年約15000例,胃癌人數每年約發生3700例,胃癌及大腸癌是好發於腸胃道的癌症,但是你聽過胃腸道基質瘤嗎?長在哪裡?有哪些症狀呢?雖然「胃腸道基質瘤」也是好發於腸胃道的惡性腫瘤,但到底該歸類為腸癌還是胃癌呢?

「胃腸道基質瘤」症狀不明確 易與一般腸胃疾病混淆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表示,「胃腸道基質瘤」是消化道腫瘤裡面比較少見的腫瘤,生長在消化道的肌肉層,和一般的俗稱的胃癌、大腸小腸癌不一樣,每年的新發個案不會超過350~400例,平均發病年齡大概在60歲,男女比例差不多,目前仍不了解好發原因,也不清楚危險因子,是一種非常棘手的病症。

莊捷翰醫師表示,因為症狀並不明確,所以幾乎沒有預防的方法,有些患者甚至到腫瘤已成長到10幾公分大時,才因腹痛就醫,由於「胃腸道基質瘤」的病症與一般腸胃狀況大致相同,通常表現在消化道出血、胃出血、解黑便,甚至吐血,最常發生的部位在胃,因此最容易腸道出血,解黑便血便。

手術是首選 術後標靶治療可減少復發風險

針對腫瘤比10公分大、腫瘤分化化較差,或者長在小腸大腸的患者,術後的復發率比較高,約50%的病患,患部仍會轉移到其他器官,若不管腫瘤大小及發生位置,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針對高復發風險的病人,手術後使用標靶治療,服用3年可以大大減少復發風險。

若腫瘤無法切除乾淨,標靶治療也是一項很好的選擇,臨床實驗指出,服用基利克,可以讓癌細胞不會繼續分化,降低60%癌症的風險,對於高風險病人,包含腫瘤大於10公分、分化較差、腫瘤長在大腸小腸間的患者,每天需服用4顆藥,服用3年,可預防高復發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2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婷報導)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據最新癌症登記年報指出,國內每年約有1萬1305名新增乳癌患者,乳癌已成為女性的隱形致命殺手,每年的定期篩檢與追蹤很重要,關注自身的健康也顯得格外重要,婦女千萬不要輕忽。復發與轉移 是癌友最擔心害怕的事 前台大產房病房護理長張...

閱讀詳情 »

丹參功效再加分?除了日前被證實丹參萃取物,能將不易燃燒的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輔助減重外,有活血之效的「血管清道夫」丹參,近來在網路上更被不少糖友視為:「調控血糖的聖品」,讓不少糖友趨之若鶩。但只是一味丹參,真的就有這麼神奇的效果嗎?且聽中醫師怎麼說! 別輕忽血糖超標!血糖持續失衡,併發症恐上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關懷弱勢兒童,台灣羅氏大藥廠超過百名同仁在台北市華山文創園區舉行健走活動,並捐出兩個月來募集的145萬元,其中同仁捐款71萬元給「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和「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分別用於預防愛滋寶寶專案,以及提供原住民兒童課後教育的方舟教室;羅氏公司並提供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婷報導)炎炎夏日,走在穿著清涼、身材姣好的妙齡女子後面,總是不免悄悄欣賞、投以欽羨的眼神。身材可以靠運動、飲食控制去維持,但臉蛋一旦年過二十五歲,膠原蛋白開始流失,除了確實做到肌膚保養、防曬等預防膚況老化外,膠原蛋白流失造成的凹陷衰老感,就需要藉由皮下填充物填補,以恢復年輕澎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