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狂拉肚子 竟是剖腹產腸沾黏

她狂拉肚子 竟是剖腹產腸沾黏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位35歲媽媽剖腹生產;不料,產後出現下腹悶痛,伴隨痙攣、腹瀉,一天拉肚子至少10次以上,甚至持續7個多月之久,就醫確診為腹腔沾黏,且其腸沾黏時間過久,甚至導致腸道阻塞產生細胞壞死,經過2次開刀手術才改善。

根據統計,初次剖腹產導致子宮、膀胱,以及腹部沾黏比例達4成6,二次剖腹產沾黏更高達7成5。

開業婦產科醫師潘俊亨表示,剖腹產會造成9至12公分的傷口,是相當大的開刀傷口,而傷口愈大,發生沾黏的機率愈高,後遺症也愈嚴重;一旦發生嚴重腹腔沾黏,必須開刀清除沾黏的組織,以免併發敗血症而致死,但即使開刀仍可能出現再次沾黏。

如何避免剖腹產發生沾黏?潘俊亨建議,婦女可於決定剖腹產後,與醫師討論是否使用防沾黏相關措施,如水溶液及玻尿酸薄膜,水溶液流動性高,較不易固定在傷口上,而玻尿酸薄膜則可穩定覆蓋於傷口,根據臨床研究顯示,使用防沾薄膜可降低9成以上的術後沾黏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4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好消息!健保署宣布,心室中膈缺損關閉器通過健保全額給付,預估每年約有200名心臟病童受惠,省下約18萬元醫材費用。200名心臟病童 須開胸手術治療根據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統計,國內每年新增約2000名先天性心臟病童,其中3、400名為心室中膈缺損,約有3分之1至2分之1的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懷孕是女性最美麗而且最辛苦的一個人生過程,懷胎十月,好不容易卸貨了,該是讓產婦好好休息調養的一個月,傳統俗稱的坐月子,就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讓女性產後身心狀態復元的關鍵期。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廖芳儀表示,中醫將產後調理分成三大階段,可循序漸進調整坐月子媽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愛的延續!癌女捐眼角膜助人重見光明遺愛一善念,生命不斷線!51歲未婚的黃女士,雖然102年確診罹患乳癌末期,但仍積極面對人生;黃女士希望自己離開人世後,能夠將自己器官留給需要的人,但又擔心自己因為癌症並長期接受治療導致身體內器官無法捐贈。上個月身體狀況不佳時,她將希望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類流感症狀至合約診所就醫近期流感疫情持續延燒,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落實就醫分流,如出現類流感症狀,請至鄰近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診所就醫,避免集中至大醫院急診,以避免造成急診壅塞;但如有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